|
哭橋陵 / 作者:何夢桂 |
百年弓劍入橋陵,豈料三泉化劫塵。
空有魚燈照荒土,忍將玉軸問遺民。
蒼梧日落啼丹雀,金粟云深臥石麟。
寒食家家上后冢,六宗盂飯屬何人。
|
|
哭橋陵解釋: 《哭橋陵》是宋代詩人何夢桂的作品。這首詩詞以哭泣的情感表達了作者對橋陵的思念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百年的弓劍入葬橋陵,
豈料三泉化為塵埃。
空有魚燈照著荒蕪的土地,
忍心問遺民,他們在何方。
蒼梧的太陽下,丹雀啼鳴,
金粟云深處,石麟安睡。
寒食時節,家家戶戶上墳冢,
六宗的盂飯誰來承擔。
詩意:
《哭橋陵》以古代帝王的陵墓橋陵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過去輝煌的王朝和英勇的將士的懷念之情。詩中凝聚了對歷史變遷和人事更迭的深思和悲涼之感。通過對橋陵的描寫,詩人喚起了對逝去時光和英靈的尊崇與思念。
賞析:
這首詩詞以哭泣的情感為線索,通過描繪橋陵的光景,展現了一種對過去輝煌的懷念和對逝去英靈的敬仰。首句"百年的弓劍入葬橋陵",表達了英勇將士的壯麗場景,弓劍象征著武力的榮耀。然而,第二句"豈料三泉化為塵埃",卻將一切輝煌葬送入塵土,暗示著時光的無情和一切皆有盡頭的命運。
接下來的兩句"空有魚燈照著荒蕪的土地,忍心問遺民,他們在何方",通過描繪荒廢的土地和獨自燃燒的魚燈,表達了對逝去時代的追憶和對逝者的思念之情。詩人忍不住詢問遺民的去向,暗示了他對充滿榮耀的過去的渴望和對現實的失望。
后文中的"蒼梧的太陽下,丹雀啼鳴",以及"金粟云深處,石麟安睡",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增強了對逝去時光的描摹。蒼梧的太陽下,丹雀的啼鳴象征著時光的流轉和生命的短暫。金粟云深處,石麟的安睡則映襯出歷史長河中的沉寂和遺忘。
最后兩句"寒食時節,家家戶戶上墳冢,六宗的盂飯誰來承擔",描繪了寒食節時人們掃墓祭祀的場景,表達了對逝者的懷念和對后人責任的思考。六宗的盂飯指的是祭祀飯食,詩人思考誰來繼續祭祀和承擔對逝者的紀念,暗示了對家族和傳統價值的思念。
總體而言,《哭橋陵》通過對橋陵的描繪和對逝去時光的回憶,表達了作者對過去輝煌和英靈的敬仰和思念之情。詩人以悲涼的語言和景象,喚起讀者對歷史變遷和人事更迭的深思,同時也讓人對生命的短暫和人類文明的脆弱有所反思。這首詩詞通過情感的抒發和意象的營造,使讀者在感受到哀傷的同時,也能體會到對歷史的敬仰和對傳統價值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