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中過舒教授 / 作者:蘇軾 |
疏疏簾外竹,瀏瀏竹間雨。
窗扉靜無塵,幾硯寒生霧。
美人樂幽獨,有得緣無慕。
坐依蒲褐禪,起聽風甌語。
客來淡無有,灑掃涼冠屨。
濃茗洗積昏,妙香凈浮慮。
歸來北堂暗,一一微螢度。
此生憂患中,一餉安閑處。
飛鳶悔前笑,黃犬悲晚悟。
自非陶靖節(jié),誰識此閑趣。
|
|
雨中過舒教授解釋:
《雨中過舒教授》是蘇軾所作的一首詩詞,描述了在雨中拜訪舒教授的場景,表達了詩人在安逸寧靜的環(huán)境中追求自我修養(yǎng)的情愫。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疏疏簾外竹,瀏瀏竹間雨。
輕薄的簾子外面是稀疏的竹子,竹叢中間細細的雨滴。
窗扉靜無塵,幾硯寒生霧。
窗戶靜靜無塵,幾個硯臺上冒出寒霧。
美人樂幽獨,有得緣無慕。
美人喜歡寂靜獨處,雖然有得到的緣分,卻沒有追求者。
坐依蒲褐禪,起聽風甌語。
坐在蒲褐上,仿佛在修行靜坐,起身時傾聽風的低語。
客來淡無有,灑掃涼冠屨。
客人來了也淡然無欲,輕輕灑掃清理冠帽和鞋履。
濃茗洗積昏,妙香凈浮慮。
喝濃茶來洗去心頭的迷惘,香氣使心緒清澈。
歸來北堂暗,一一微螢度。
回到家中北堂,昏暗中微弱的螢火蟲一一飛過。
此生憂患中,一餉安閑處。
在人生的憂患之中,找到一處寧靜安逸之所。
飛鳶悔前笑,黃犬悲晚悟。
放飛的風箏后悔過去的歡笑,黃色的狗悲傷地意識到已經(jīng)晚了。
自非陶靖節(jié),誰識此閑趣。
除了像陶淵明那樣有節(jié)制的人,誰能懂得這種閑適的趣味。
這首詩詞以自然景物和寧靜的環(huán)境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于自我修養(yǎng)和寧靜生活的追求。通過描述雨中的竹子、窗戶無塵、硯臺上的霧氣等細膩的描寫,展現(xiàn)了一種清新、寧靜的意境。詩中的美人喜歡獨處,不追求名利,對于安逸寧靜的生活感到滿足。詩人自我陶醉于這樣的環(huán)境中,通過喝茶、清理冠帽和鞋履等細節(jié),表達了對心靈的凈化和追求內(nèi)心寧靜的愿望。最后,詩人以飛鳶后悔過去的歡笑和黃犬悲傷地意識到已經(jīng)太晚來反省的形象,表達了對于生活的一種深刻思考和對于安逸自在生活態(tài)度的肯定。
整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對自我修養(yǎng)的追求,展現(xiàn)了蘇軾在宋代社會環(huán)境中的獨特心境和對安逸寧靜生活的向往,同時也反映了他對于名利和浮躁世俗的反思《雨中過舒教授》
疏疏簾外竹,瀏瀏竹間雨。
窗扉靜無塵,幾硯寒生霧。
美人樂幽獨,有得緣無慕。
坐依蒲褐禪,起聽風甌語。
客來淡無有,灑掃涼冠屨。
濃茗洗積昏,妙香凈浮慮。
歸來北堂暗,一一微螢度。
此生憂患中,一餉安閑處。
飛鳶悔前笑,黃犬悲晚悟。
自非陶靖節(jié),誰識此閑趣。
中文譯文:
稀疏的簾外有竹子,竹叢間有細雨。
窗戶靜靜無塵,幾個硯臺上冒出寒霧。
美人喜歡幽靜獨處,有得到的緣分卻沒有追求者。
坐在蒲褐上,仿佛在修行靜坐,起身時傾聽風的低語。
客人來了也淡然無欲,輕輕灑掃清理冠帽和鞋履。
喝濃茶來洗去心頭的迷惘,香氣使心緒清澈。
回到家中北堂,昏暗中微弱的螢火蟲一一飛過。
在人生的憂患之中,找到一處寧靜安逸之所。
放飛的風箏后悔過去的歡笑,黃色的狗悲傷地意識到已經(jīng)晚了。
除了像陶淵明那樣有節(jié)制的人,誰能懂得這種閑適的趣味。
詩意和賞析:
《雨中過舒教授》這首詩詞以自然景物和寧靜的環(huán)境為背景,表達了蘇軾對自我修養(yǎng)和寧靜生活的追求。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詩人展現(xiàn)了一種清新、寧靜的意境。
詩中的竹子和雨滴、無塵的窗戶、冒霧的硯臺等細節(jié)描寫,創(chuàng)造出一幅寧靜、清新的畫面。這些景物反映了自然界的安詳和純凈,與詩人內(nèi)心追求的寧靜相呼應(yīng)。
詩中的美人喜歡獨處,不追求名利,對安逸寧靜的生活感到滿足。她樂于享受幽靜、自由的時光,與塵世無關(guān),與她相伴的只有自然和內(nèi)心的寧靜。
詩人自我陶醉于這樣的環(huán)境中,通過喝茶、清理冠帽和鞋履等細節(jié),表達了對心靈的凈化和對內(nèi)心寧靜的追求。茶的香氣洗去了心頭的迷惘,使思緒得以清晰。在寧靜的北堂中,微弱的螢火蟲在昏暗中飛過,給人一種寂靜和溫馨的感覺。
整首詩詞表達了蘇軾對安逸寧靜生活的向往,以及對名利和浮躁世俗的反思。詩人通過描繪自然景物,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