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用前韻和諸公 / 作者:何夢桂 |
白發(fā)星星紗帽烏,怕隨年少過西湖。
清明上冢行人少,寒食開少宮使無。
半世行藏隨杖屨,百年悲樂寄樽壺。
歸來第五橋邊路,半殘少陽噪畢逋。
|
|
再用前韻和諸公解釋: 《再用前韻和諸公》是宋代詩人何夢桂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白發(fā)星星紗帽烏,
怕隨年少過西湖。
清明上冢行人少,
寒食開少宮使無。
半世行藏隨杖屨,
百年悲樂寄樽壺。
歸來第五橋邊路,
半殘少陽噪畢逋。
中文譯文:
白發(fā)閃爍如星星的烏鴉,
害怕隨著年輕人去西湖。
清明時節(jié)上墳的行人稀少,
寒食節(jié)開放的宮殿無人光顧。
半生行走隱藏在拐杖和草鞋中,
百年的憂愁和歡樂寄托于酒杯。
回到家中五橋邊的小路上,
半個殘陽下,一片嘈雜的繁忙。
詩意與賞析:
《再用前韻和諸公》描繪了一個老人的生活景象,通過細膩而富有意境的描寫,傳達了歲月無情、光陰易逝的主題。
首句中描述了老人頭上的白發(fā),形容它們閃爍如星星,紗帽的顏色也與烏鴉相似。這種對比描寫表達了老人的殘疾和年老,以及對年輕時光的渴望與害怕。
接著,詩人描述了清明時節(jié)和寒食節(jié)的景象。清明時節(jié)上墳的人很少,寒食節(jié)開放的宮殿也無人光顧。這里通過描繪節(jié)日的冷清,給人一種孤獨和凄涼的感覺,暗示了生命的轉瞬即逝。
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老人半生的行走和藏匿。他依靠拐杖和草鞋行走,經歷了半個世紀的風雨。這里表達了老人在歲月中的辛酸和勞累。
最后兩句描述了老人回到家中的路上,陽光已經殘落,周圍充滿了噪音和喧囂。這里通過描寫景象傳達了現(xiàn)實生活的喧囂和繁忙,與老人內心的孤獨和失落形成對比。
整首詩以簡約而富有意境的語言,通過對歲月流轉和生活困境的描繪,表達了老人對過去時光的留戀和對現(xiàn)實生活的感慨。這種對比與沖突,使詩詞具有深刻的詩意和感人的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