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汾陽不及訪逢原蒙寄詩次韻 / 作者:何夢桂 |
浮槎曾誤碼率客,屐齒空傳遍好山。
弱水方壺三萬里,武夷玉女九重關。
蹇驢有徑穿花外,短棹無人出葦間。
不是鐘山真勒駕,自慚松桂莫能攀。
|
|
道汾陽不及訪逢原蒙寄詩次韻解釋: 詩詞:《道汾陽不及訪逢原蒙寄詩次韻》
道汾陽不及訪逢原,
蒙寄詩次韻。
浮槎曾誤碼率客,
屐齒空傳遍好山。
弱水方壺三萬里,
武夷玉女九重關。
蹇驢有徑穿花外,
短棹無人出葦間。
不是鐘山真勒駕,
自慚松桂莫能攀。
中文譯文:
道汾陽不及去訪逢原,
收到來信附上的詩作。
曾經坐船誤入碼頭,
穿著木屐走遍美麗的山川。
弱水彎彎綿延三萬里,
武夷山上妖嬈的女子守著九座關隘。
蹇驢走過小徑穿越花叢,
小船無人劃過蘆葦叢間。
這并非鐘山真正的乘坐,
我自愧不如松樹和桂花,無法攀上高峰。
詩意:
這首詩以自嘲的口吻表達了作者對自己才華的謙遜和對名山勝景的向往。作者以汾陽為背景,表達了自己無法親自前往訪問逢原的遺憾之情。詩中描繪了曾經迷失在碼頭的情景,以及穿越山川的艱難。作者以弱水、武夷山等地為象征,表達了對遠方的向往和對那里美麗景色的渴望。最后,作者自謙自己無法達到鐘山的高度,自愧不如松樹和桂花的高尚。
賞析:
該詩以簡潔的語言展示了作者的自謙之態度,通過描繪自己的旅途和對名山勝景的向往,傳達了一種對自然之美和人文景觀的敬仰之情。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通過描述自己的局限和不能攀登的心情,突顯了作者內心的謙虛和感慨。整首詩情感真摯,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景色和人文景觀的深深留戀之情,同時也反映出作者對自身才華的懷疑和自省。這首詩詞通過簡練的文字和生動的描寫,展示了宋代文人的典型風格,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