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慈湖夾阻風五首 / 作者:蘇軾 |
臥看落月橫千丈,起喚清風得半帆。
且并水村攲側過,人間何處不巉巖。
|
|
慈湖夾阻風五首解釋:
《慈湖夾阻風五首》是蘇軾的一首詩詞,它描述了蘇軾在慈湖附近的景色和心情。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臥看落月橫千丈,
起喚清風得半帆。
且并水村攲側過,
人間何處不巉巖。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蘇軾在慈湖附近的景色和心情。他躺著看著橫跨千丈的落月,引起了他內心的思索和情感的激蕩。他起身呼喚清風,讓半帆得以舒展。蘇軾觀察到水邊的村莊,感嘆人間的任何地方都有巍峨的山峰。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作者在慈湖附近的景色和感受,展現了蘇軾對自然和人生的思考。首句“臥看落月橫千丈”形象地描繪了落月的壯麗景象,營造出一種寧靜和壯美的氛圍。第二句“起喚清風得半帆”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激動和渴望,他期待著清風的吹拂,讓帆船可以行駛。這兩句交相呼應,展示了作者在面對壯麗自然景色時的情感回應。
第三句“且并水村攲側過”,通過描繪水邊的村莊,展示了人類活動與自然環境的融合。這一景象暗示著人們在自然中生活的渺小與自然的偉大,表達了蘇軾對自然與人文之間關系的思考。
最后一句“人間何處不巉巖”,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敬畏和景觀的贊美。巉巖代表著險峻和壯麗,蘇軾通過這句話表達了他認為在人間的任何地方都有值得贊美和探索的自然景觀。這句話也可以理解為對人生困難和挑戰的態度,無論處境如何,都要勇往直前。
整體上,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寫和對人生的思考,表達了蘇軾對自然的敬畏和對人生的積極態度。它展示了蘇軾深邃的思想和對自然美的敏銳感知,同時也啟示人們要珍惜自然,勇于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