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餈韻楊公濟奉議梅花十首 / 作者:蘇軾 |
綠發尋春湖畔回,萬松嶺上一枝開。
而今縱老霜根在,得見劉郎又獨來。
|
|
餈韻楊公濟奉議梅花十首解釋:
《餈韻楊公濟奉議梅花十首》是蘇軾的作品,描繪了梅花的美麗和堅韌。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綠發尋春湖畔回,
萬松嶺上一枝開。
而今縱老霜根在,
得見劉郎又獨來。
中文譯文:
綠色的花苞尋找春天湖水回歸,
在萬松嶺上開放一朵花。
如今雖然年老,卻依舊有堅韌的生命力,
得見劉郎再次獨自前來。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梅花的形象,表達了梅花的頑強和堅韌的品質。梅花是寒冷冬季中獨自開放的花朵,它們的綠色花苞在尋找春天的湖水后重新回歸,展示出生命的力量和對生存的渴望。盡管歲月已經使梅花的根部覆蓋了老寒霜,但它們依然能夠綻放出美麗的花朵。詩人通過梅花的形象,表達了自己對堅韌不拔、迎難而上的精神的謳歌。
賞析:
蘇軾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梅花的形象,通過對梅花的描述,表達了他對梅花堅韌生命力的贊美。梅花在寒冷的冬季中綻放,象征著堅強的意志和頑強的生命力。梅花的綠發尋找春天的湖水回歸,展現了對春天的渴望和對生命的追求。盡管歲月已經使梅花的根部覆蓋了老寒霜,但仍然能夠開放出美麗的花朵,這體現了梅花的頑強和不屈的品質。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得見劉郎再次獨自前來的喜悅之情,劉郎可能指的是蘇軾的朋友或知己,也可能是一位志同道合的人,他的到來使得詩人感到欣慰和振奮。
整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展示了梅花的美麗和堅韌,寄托了詩人對堅韌精神的贊美,并表達了對美好未來的期許。詩詞中的意象和情感使人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積極向上的精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