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霜天曉角(日暮) / 作者:張輯 |
暮天云闊。
懶泛琴三疊。
恰有梅花相伴,窗兒上、一枝月。
憶別。
恁時節(jié)。
吟情誰共說。
_枕偶成清夢,畫角曉、更愁絕。
|
|
霜天曉角(日暮)解釋: 《霜天曉角(日暮)》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張輯。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霜天曉角(日暮)
暮天云闊。
懶泛琴三疊。
恰有梅花相伴,
窗兒上、一枝月。
憶別。恁時節(jié)。
吟情誰共說。
_枕偶成清夢,
畫角曉、更愁絕。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冬日傍晚的景象。天空陰云密布,琴聲懶散地漂浮在空中。恰好有一枝梅花陪伴,掛在窗前,月亮也正好在一旁。詩人回憶起與某人的離別,此時正是這樣的季節(jié)。他唱出自己的情感,但不知與誰共同分享。在床上,他偶然間進入清澈的夢境,清晨的角聲傳來,更加增添了無盡的憂愁和孤寂。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冬日傍晚的景象,并表達了詩人內(nèi)心深處的情感。詩中的暮天云闊、懶泛琴三疊等描寫,通過形象的語言,將讀者帶入了詩人所處的環(huán)境中。梅花和月亮的描繪則給詩詞增添了一絲浪漫和寂寞的情調(diào)。
詩人在回憶與某人的別離時,以憶別來表達自己的情感。他吟唱著自己的感受,但卻沒有人能共同理解他的心情。這種孤寂感和無處傾訴的情緒通過詩人的內(nèi)心表達得淋漓盡致。
最后兩句“_枕偶成清夢,畫角曉、更愁絕”,以一種意境的方式表達了詩人的心理狀態(tài)。他在夢中偶然聽到清晨的角聲,這聲音更加加深了他的憂愁和孤絕之感。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和詩人情感的表達,展示了一種深沉的內(nèi)心世界,引起讀者的思考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