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和楊公濟梅花十絕 / 作者:蘇軾 |
一枝風物便清和,看盡千林未覺多。
結習已空從著袂,不須天女問云何。
|
|
再和楊公濟梅花十絕解釋:
《再和楊公濟梅花十絕》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一枝風物便清和,
看盡千林未覺多。
結習已空從著袂,
不須天女問云何。
詩意:
這一枝梅花帶來了清和的氛圍,
看著它在千林之中綻放,感覺仿佛無窮無盡。
結冰已經融化,我把袖子卷起來,
不需要天女來問我云何之事。
賞析:
這首詩詞以描繪梅花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梅花的贊美和自然景物的欣賞。詩的開頭"一枝風物便清和",表現了梅花清雅、高潔的品質,它以一支花朵的存在,就能帶來寧靜和和諧的氣氛。
接著,詩人描述了自己在觀賞梅花過程中的心境。"看盡千林未覺多",意味著作者欣賞到的梅花已經很多了,但他仍然感覺不夠,仿佛看到了無盡的美麗。這表達了作者對梅花的深深迷戀和欣賞之情。
在最后兩句中,蘇軾表達了自己對自然的融入和無拘無束的態度。"結習已空從著袂",結冰融化成水,作者卷起袖子,將自己融入到自然之中。"不須天女問云何",意味著作者對于自然美的理解已經超越了常人,不需要天女(象征神仙)來詢問他對于這美景的感受。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梅花的熱愛和對自然的追求。通過描繪梅花的美麗和自然景物的和諧,詩人展現了自己對于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感悟,表達了對自由自在的態度和對美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