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謹和老人初冬寓筆十絕 / 作者:洪咨夔 |
是非不驗道應(yīng)壞,禍福無憑天也芒。
便使曹瞞生賣履,已賒王衍死排墻。
|
|
謹和老人初冬寓筆十絕解釋: 《謹和老人初冬寓筆十絕》是宋代洪咨夔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是非不驗道應(yīng)壞,
禍福無憑天也芒。
便使曹瞞生賣履,
已賒王衍死排墻。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洪咨夔對世事變幻、善惡報應(yīng)的思考和感慨。
詩的第一句“是非不驗道應(yīng)壞”,意味著現(xiàn)實生活中的是非曲直無法得到驗證,人們的道德準則和價值觀正在逐漸瓦解。作者感嘆道德敗壞的時代,可能導(dǎo)致社會的崩潰和混亂。
第二句“禍福無憑天也芒”,表達了作者對于命運的無奈和懷疑。人們的福禍并非完全由天意決定,命運的安排似乎也不可預(yù)測,這種不確定性使人們感到迷茫和困惑。
接下來的兩句“便使曹瞞生賣履,已賒王衍死排墻”,通過舉例來強調(diào)命運和價值的脆弱性。曹瞞指的是三國時期的著名將領(lǐng)曹操,王衍則是宋代名將,兩者都是歷史上的英雄人物。然而,曹操生活貧困,不得不賣掉自己的鞋子,而王衍則死后被破土而葬。這些例子表明,即使是偉大的人物也無法逃脫命運的擺布,一切都可能被抹殺。
整首詩詞以短小的四句話道出了作者對于人生和命運的思考,揭示了現(xiàn)實生活中的無常和無法預(yù)測的變化。洪咨夔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他對于社會道德敗壞和命運無常的憂慮,喚起了讀者對于人生意義和價值觀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