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和楊公濟梅花十絕 / 作者:蘇軾 |
人去殘英滿酒樽,不堪細雨濕黃昏。
夜寒那得穿花蝶,知是風流楚客魂。
|
|
再和楊公濟梅花十絕解釋:
詩詞:《再和楊公濟梅花十絕》
朝代:宋代
作者:蘇軾
人去殘英滿酒樽,
不堪細雨濕黃昏。
夜寒那得穿花蝶,
知是風流楚客魂。
中文譯文:
離別后,梅花殘敗,傾滿了酒杯,
無法忍受細雨淋濕的黃昏。
夜晚的寒冷怎能容得下穿梭的花蝶,
只有我知道這是風流楚客的魂魄。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蘇軾在宋代寫的,題目是《再和楊公濟梅花十絕》。詩中描繪了離別后的景象,以及詩人內心的感觸和思緒。梅花凋謝殘敗,填滿了酒杯,象征著詩人的離愁別緒。雨細密地下著,使得黃昏更顯得潮濕和凄涼。夜晚的寒冷無法容納穿梭的花蝶,這里花蝶可以被視為愛情和美好的象征,而夜晚的寒冷則象征著詩人的孤寂和無奈。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自己風流楚客身份的自知之明,他深知自己的心靈與這些景象相通,這是一種對自身經歷和境遇的自省和感悟。
整首詩情感凄涼,通過描繪殘敗的梅花、細雨濕黃昏和夜寒不容花蝶的景象,展現了詩人內心的離愁別緒和孤寂寥落的情感。詩中運用了典型的宋代婉約風格,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復雜的情感。同時,通過借景抒情的手法,將外在景物與內心感受相結合,表達了詩人深刻的思考和獨特的感悟。這首詩在表達個人情感的同時,也展現了蘇軾獨特的藝術才華和對生命哲理的思考,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和文化內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