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和 / 作者:洪咨夔 |
爾雅蟲魚已熟知,更將埤雅訪農師。
投糟赤蟹真無價,薦餅黃雞正及時。
|
|
又和解釋: 《又和》是一首宋代洪咨夔創作的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
爾雅蟲魚已熟知,更將埤雅訪農師。
投糟赤蟹真無價,薦餅黃雞正及時。
這首詩詞的詩意主要表達了對農民和農業的贊美和感激之情。讓我們逐句解析和賞析這首詩詞:
第一句:"爾雅蟲魚已熟知",表達了作者對農民在農田里培育出來的蟲子和魚類已經相當了解的贊賞。這里可能指的是農民通過耕作和養殖的努力,培養出了豐富的農田生態系統,其中包括了各種有益的蟲子和魚類。
第二句:"更將埤雅訪農師",意味著作者還要進一步向農民請教農田的管理技巧和農業知識。"埤雅"可能指的是水塘或池塘,是農田灌溉和養魚的重要設施。"訪農師"則表示作者想要向農民請教農業的專業知識和經驗。
第三句:"投糟赤蟹真無價",表達了作者對于農民養殖的紅蟹非常珍視和贊賞。"投糟"指的是喂養紅蟹的方式,可能是將糟米等食物投入水中供紅蟹食用。紅蟹在中國文化中一直有著重要的地位,被視為美味佳肴和貴重的食材。
第四句:"薦餅黃雞正及時",表達了作者對農民提供的美味食材的贊美。"薦餅"可能指的是農民獻上的烤餅或面餅,而"黃雞"則代表了農民飼養的優質雞類。整句話意味著作者正在享用農民送來的美食,而且正值食用的最佳時機。
總體來說,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農民和農業的贊美之情。作者通過贊賞農民在農田中培育出來的蟲魚、請教農民的知識和經驗,以及享用農民提供的美食,展現了對農業勞動的尊重和感激之情。詩詞中融入了對農田生態和農產品的贊美,同時也體現了宋代社會對農業的高度重視和依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