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和 / 作者:洪咨夔 |
寒燈芳爐發春紅,讀到豳詩繼匪風。
吾道有消還有長,欲將此意寫絲桐。
|
|
又和解釋: 《又和》是宋代洪咨夔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
寒燈芳爐發春紅,
讀到豳詩繼匪風。
吾道有消還有長,
欲將此意寫絲桐。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寒冷的冬夜,屋內的芳香爐火點亮了一抹春天的紅色。詩人在讀到豳詩(古代的一種音樂形式)時,仿佛繼承了豳風的氣息和風采。
詩人表達了自己的道路既有消散,又有延續的特點。這里的"道"可以理解為詩人的創作之路或個人修養之道。他的道路時而消散,時而延續,不斷地經歷變化和發展。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的愿望和決心,他希望將自己的這種意境寫進絲桐之上。"絲桐"可能指的是古代的樂器,也可以象征傳統文化的載體。詩人希望將自己的思想感悟記錄下來,傳承于后人。
這首詩通過寒冷的冬夜和芳香的爐火,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思考。他既感嘆自己道路的消散,又堅定地表達了將自己的意境傳承下去的決心,體現了詩人的自我思考和對傳統文化的關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