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和楊公濟梅花十絕 / 作者:蘇軾 |
湖面初驚片片飛,樽前吹折最繁枝。
何人會得春風意,怕見梅黃雨細時。
|
|
再和楊公濟梅花十絕解釋:
《再和楊公濟梅花十絕》是蘇軾的一首詩詞,描寫了梅花初綻的景象,并抒發了作者對春風的向往和對梅花短暫美麗的憂慮之情。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湖面初驚片片飛,
樽前吹折最繁枝。
何人會得春風意,
怕見梅黃雨細時。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春天湖面上初綻的梅花,形容梅花片片飛舞,給人以初春的震撼和喜悅之感。在賞梅的過程中,作者吹折了最茂盛的梅花枝,用來表達對梅花的傾慕和敬仰之情。詩的最后,作者問道,有誰能真正領悟春風的意境呢?他擔心在梅花盛開的時候,會遭遇到黃梅下細雨的情況,這將使得梅花的美麗迅速凋謝。
賞析:
蘇軾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湖面上初綻的梅花景象,用"片片飛"來形容梅花的飄逸和輕盈,給人以視覺上的沖擊。作者在樽前吹折最茂盛的梅花枝,展現了他對梅花的傾慕之情。這種行為表達了作者對美的追求和對短暫美麗的珍惜,也暗示了生命的脆弱和短暫。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春風的向往和對美好時光的憂慮,他擔心美好的事物會在短暫中消逝。整首詩詞通過對梅花的描繪,抒發了詩人對美的追求、對時光流逝的思考以及對生命脆弱性的敏感。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詞語和鮮明的意象,展現了蘇軾獨特的才華和對美的敏感。他通過描寫梅花的片片飛舞和自己吹折梅花枝的行為,表達了對生命短暫和美好事物易逝的思考。整首詩詞既傳達了對春風和梅花的贊美,又反映了作者對時光流逝和生命脆弱性的深刻感受,給人以深思和共鳴之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