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陪郡侯出郊勸農六絕 / 作者:洪咨夔 |
山青未了曉光開,鳩喚鳩應雨又催。
消得犢車泥滑滑,此行不為杏花來。
|
|
陪郡侯出郊勸農六絕解釋: 《陪郡侯出郊勸農六絕》是宋代洪咨夔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山青未了曉光開,
鳩喚鳩應雨又催。
消得犢車泥滑滑,
此行不為杏花來。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洪咨夔陪同郡侯出郊地勸農的情景。詩中描繪了早晨的山青色還未完全消退,晨光逐漸閃耀。鳩鳥的叫聲回應著雨水的催促。詩人注意到耕牛車被泥土打濕而變得滑溜,但他明確表示這次郊游并非為了觀賞杏花而來。
賞析:
《陪郡侯出郊勸農六絕》通過簡潔而準確的語言,將農村景色與人們的勞作生活緊密結合在一起。以下是對詩詞的賞析:
首句“山青未了曉光開”,通過描繪山青色和早晨的曙光,展現了一個新的一天的到來。這里的“山青”象征著大自然的生機和豐富的農作物,暗示農民正在努力耕種和收獲豐收。而“曉光開”則象征著新的希望和美好的未來。
第二句“鳩喚鳩應雨又催”,通過描繪鳩鳥的叫聲回應著雨水的催促,表達了大自然的循環和季節的變遷。這一景象也暗示著農民應該抓緊時間,適時耕種和收割,以便獲得更好的收成。
第三句“消得犢車泥滑滑”,通過描寫被泥土打濕的耕牛車,表現了農民辛勤勞作的場景。這一形象揭示了農村勞動的艱辛,車輛的滑溜也暗示了農民在艱苦的環境中努力前行。
最后一句“此行不為杏花來”,詩人明確表示,他這次陪同郡侯出郊并非為了賞杏花,而是為了勸農,關注農民的生活和農業的發展。這一句表達了詩人對農業勞動的重視和對農民的關懷。
整首詩詞通過簡潔而質樸的語言,以農村景色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農業勞動的贊美和對農民的關懷。詩人通過描繪大自然的景象、勞動場景和季節變遷,傳遞了對農業勞動的理解和尊重,以及對農民辛勤勞作的贊賞。同時,詩人也意味深長地強調了農業勞動的重要性和農民的貢獻。整體而言,這首詩詞以簡潔而生動的語言,展現了農民的勤勞和農業的重要性,體現了宋代人們對農業的重視和贊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