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疇甫叔挽詩二首 / 作者:洪咨夔 |
南渡幾年裹,深山誰力書。
獨君酣百戰,許我丐三余。
參斗明燈爐,湖江渴硯蜍。
斯人猶不第,天理竟何如。
|
|
疇甫叔挽詩二首解釋: 《疇甫叔挽詩二首》是洪咨夔創作的兩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第一首:
南渡幾年裹,
深山誰力書。
獨君酣百戰,
許我丐三余。
中文譯文:
我南渡已有幾年,
深山中誰有力量寫信。
你獨自享受百戰的榮耀,
容我只能在旁觀望。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洪咨夔自述南渡多年,身處深山,無法與叔父疇甫見面的心情。他自愧不如疇甫的英勇戰功,只能對叔父的事跡心生敬仰和欽佩。
賞析:
洪咨夔是宋代文人,他在此詩中表達了對疇甫叔父的敬佩之情。詩中的南渡指的是南渡江,意指南方。"深山"則指的是洪咨夔所在的地方,可能是因為南渡江以北的地方被敵軍控制,難以通信。詩中的"獨君"指的是叔父疇甫,他在百戰中表現出色,獲得了榮耀和成就。而"丐三余"則是作者自謙之詞,表示自己只能默默地在旁觀望,無法與叔父一同分享榮耀。最后兩句"參斗明燈爐,湖江渴硯蜍。斯人猶不第,天理竟何如。"表達了洪咨夔對自己的懷疑與自責,他認為自己無法與疇甫相比,對自己的位置和天理產生了疑問。
第二首:
獨君去未還,
何日問長安。
黃金懸寶劒,
白璧負清衫。
中文譯文:
獨自的君王離去未歸還,
何時才能問到他在長安的消息。
黃金懸掛寶劍,
白玉鑲嵌清白的衣衫。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洪咨夔對疇甫叔父遠行的思念之情。他希望能夠得到來自長安的消息,同時也表達了對叔父的祝福和期待。
賞析:
這首詩詞以獨自君王離去未歸還為開篇,表達了洪咨夔對叔父疇甫的牽掛和思念。"何日問長安"表達了他對叔父行蹤的關切,希望能夠得到來自長安的消息。接著描述了黃金懸掛寶劍、白玉鑲嵌清白的衣衫,形象地展示了疇甫叔父的威嚴和高貴。整首詩詞表達了洪咨夔對叔父的思念和祝福,同時也流露出對叔父的仰慕之情。
這兩首詩詞通過對疇甫叔父的贊頌和思念,展示了洪咨夔對叔父的敬佩和感激之情。他在這些詩句中自謙這些詩詞可能無法完全理解,因為洪咨夔并不是一個被廣泛傳播和研究的宋代詩人,相關的文獻和注釋也相對有限。沒有足夠的背景信息和上下文的支持,對于這些詩句的解釋只能是一種猜測。
根據詩句的內容推測,第一首詩似乎是洪咨夔向疇甫叔父表達思念之情,并自謙自己無法與叔父相比的心態。第二首詩則表達了對叔父遠行的思念和期待。
需要注意的是,詩詞的意境和詩意往往是非常個人化和主觀的,在沒有作者明確的解釋或者相關的注釋資料的情況下,理解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對于這些詩詞的解讀只能是一種推測,具體的詩意和賞析可能還需要更多的研究和解讀來確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