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虜仲易送行二首 / 作者:洪咨夔 |
霜曉滄江路,梅花對此君。
清明涵止水,變滅送浮云。
論事強人意,揮毫張我軍。
雍公衣缽在,好策后來勛。
|
|
和虜仲易送行二首解釋: 《和虜仲易送行二首》是宋代洪咨夔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霜曉滄江路,
梅花對此君。
清明涵止水,
變滅送浮云。
論事強人意,
揮毫張我軍。
雍公衣缽在,
好策后來勛。
詩意:
這首詩詞是洪咨夔寫給虜仲易送行的兩首詩之一。詩人描繪了寒冷的清晨,滄江路上覆蓋著霜,而梅花作為寒冬中的花朵,向虜仲易送行。清明時節,寧靜的水面涵蓋著虜仲易的離別,而變幻無常的浮云則隨風消散。詩人稱贊虜仲易在處理事務時的堅決意志,表示自己揮毫展示我軍的雄姿。最后,詩人提到雍公(孔子的別稱)的衣缽傳承在虜仲易身上,預示著他將會有輝煌的未來。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清晨的景色和運用寓意的手法,表達了作者對虜仲易的敬佩和祝福之情。詩中運用了典型的宋詞手法,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寫,抒發了作者的情感。霜曉滄江路和梅花對此君的描繪,生動地展示了清晨的寒冷和梅花的堅韌,同時也寓意著虜仲易在面對離別時的堅定決心。清明涵止水和變滅送浮云則通過對自然現象的形容,表達了離別的無奈和不可逆轉的命運。詩人稱贊虜仲易的堅決意志和對軍隊的推崇,表達了對他的敬佩之情。最后一句提到雍公衣缽在,暗示虜仲易有著卓越的才能和未來的成就,給人以希望和期待。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以自然景色和意象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虜仲易的敬佩、祝福和對未來的期望。同時,通過運用意象的手法,給予了詩詞更深層次的意義,使其更富有藝術感和表現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