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致遠母夫人挽詩二首 / 作者:洪咨夔 |
日與夫人子,相隨若弟兄。
羨渠猶有母,使我欲無生。
未病思求藥,方餐念遺羹。
此情今已矣,淚雨待同傾。
|
|
李致遠母夫人挽詩二首解釋: 詩詞:《李致遠母夫人挽詩二首》
朝代:宋代
作者:洪咨夔
詩詞中文譯文:
第一首:
日與夫人子,相隨若弟兄。
羨渠猶有母,使我欲無生。
未病思求藥,方餐念遺羹。
此情今已矣,淚雨待同傾。
第二首:
昨夜見圓明,今朝逐物華。
不知人間事,猶自問桃花。
曾與歌鐘別,還將夢寐賒。
此情今已矣,淚雨待同斜。
詩意和賞析:
這兩首詩是洪咨夔寫給李致遠的母親的挽詩,表達了對母親的思念和無盡的哀傷之情。
第一首詩中,洪咨夔描述了他與李致遠的母親相處的情景,他們像親兄弟一樣相互陪伴。作者羨慕李致遠還有母親的陪伴,因為他自己卻沒有母親,這讓他產生了對生命的無望之感。他在未生病時就思念起醫治自己的藥物,吃飯時也想念著已逝母親為他留下的食物。然而,這種情感如今已經成為過去,他只能等待淚水和雨水一同傾瀉。
第二首詩中,洪咨夔描述了自己對昨夜所見的明月和今晨所賞的美景的感受。然而,他卻對世間的事物一無所知,只自問桃花的消息。他曾與母親分別時唱歌敲鐘,如今只能在夢中與母親相聚。這種情感如今已經成為過去,他只能等待淚水和雨水一同斜落。
這兩首詩以深情的筆觸表達了洪咨夔對已故母親的思念之情。詩中的作者表達了對母親存在的羨慕和對生命的無奈,同時也展現了他對美好景物的感慨和對過去的回憶。通過對情感的真摯描繪和抒發,洪咨夔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他對母親的深深懷念和對生命的無盡感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