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韻答厲輔卿二首 / 作者:洪咨夔 |
南北錦一住,東西巖屢登。
報春梅有信,送酒鵲無憑。
之子能相過,詩名不浪稱。
漉冰烹小鳳,爽思為渠增。
|
|
用韻答厲輔卿二首解釋: 《用韻答厲輔卿二首》是宋代洪咨夔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用韻答厲輔卿二首》
南北錦一住,
東西巖屢登。
報春梅有信,
送酒鵲無憑。
之子能相過,
詩名不浪稱。
漉冰烹小鳳,
爽思為渠增。
譯文:
南北兩地的美麗景色一同居住,
東西兩山的峰巒屢次攀登。
報春的梅花有花信傳遞,
送酒的喜鵲卻無法托信。
之子能夠相互超越,
詩名不會虛浮自夸。
炙熱的思緒如同烹煮冰雪中的鳳凰,
愉悅的情懷正因此而增添。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南北兩地的美景和東西兩山的峰巒,以及梅花的花信和喜鵲送酒的情景。作者通過描述這些自然景觀和生物間的互動,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贊美和對傳統文化的思考。
詩人通過使用南北錦、東西巖、報春梅、送酒鵲等形象,將不同地域、不同事物聯系在一起,展現了大自然的多樣性和生命的活力。詩中提到的“之子能相過,詩名不浪稱”,表達了對優秀后輩的期望,希望他們能夠超越前人,不被虛名所迷惑。
最后兩句“漉冰烹小鳳,爽思為渠增”,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喜悅和舒暢。炙熱的思緒如同烹煮冰雪中的鳳凰一般,使情感更加鮮活、豐富。
賞析:
《用韻答厲輔卿二首》以簡練的語言和生動的意象展示了自然景觀和文化情懷。詩人通過對南北錦、東西巖、報春梅、送酒鵲等形象的運用,描繪了豐富多彩的自然景觀,同時融入了對傳統文化的關注和思考。
詩詞中的意象生動而富有表現力,通過對自然景物和生物的描寫,傳達了作者對美的追求和對人生的思考。詩詞樸實而不失韻味,語言簡練卻富含深意。通過對自然景觀和情感的交融,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喜悅和舒暢。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觀和文化情懷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美好事物的贊美和對后輩的期望,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喜悅和舒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