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陶飲酒二十首 / 作者:蘇軾 |
道喪士失已,出語輒不情。
江左風流人,醉中亦求名。
淵明獨清真,談笑得此生。
身如受風竹,掩冉眾葉驚。
俯仰各有態(tài),得酒詩自成。
|
|
和陶飲酒二十首解釋:
《和陶飲酒二十首》是蘇軾在宋代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道喪士失已,
出語輒不情。
江左風流人,
醉中亦求名。
淵明獨清真,
談笑得此生。
身如受風竹,
掩冉眾葉驚。
俯仰各有態(tài),
得酒詩自成。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蘇軾與陶淵明一起飲酒的場景,通過描寫他們的情緒和心境,表達了對陶淵明的敬仰和對自身人生的思考。
賞析:
這首詩詞以豪放的筆調和自由的想象力展現(xiàn)了蘇軾飲酒的情景,并融入了對陶淵明的致敬。下面對詩的各個部分進行賞析:
第一句:“道喪士失已,出語輒不情。”
這兩句表達了蘇軾在飲酒之際憂思道義,感到世事變幻,自己的言辭無法表達內心的真情實感。
第二句:“江左風流人,醉中亦求名。”
這兩句描繪了蘇軾自視甚高的性格,他不僅在江南地區(qū)有著風流的名聲,即使在醉酒時也不忘追求名聲和成就。
第三句:“淵明獨清真,談笑得此生。”
這兩句表達了蘇軾對陶淵明的崇敬。陶淵明以其清高的品性和真誠的言談而著稱,蘇軾通過與陶淵明交流,也希望能夠在談笑之間獲得內心的滿足和安寧。
第四句:“身如受風竹,掩冉眾葉驚。”
這兩句通過比喻的手法,將蘇軾的身體比作受風的竹子,形容其心境的敏感和易受外界影響的特點。
第五句:“俯仰各有態(tài),得酒詩自成。”
這兩句表達了蘇軾飲酒時的自然狀態(tài)和自由創(chuàng)作的心境。無論是仰望天空還是低頭思索,都能夠得到靈感,寫出自成一體的酒詩。
整首詩詞以自嘲和自省的語氣,展示了蘇軾在飲酒過程中對陶淵明的敬佩,同時也借酒釋放自己內心的情感與思考。它表現(xiàn)出蘇軾豪放不羈的性格和對傳統(tǒng)文化的敬仰,展現(xiàn)了他作為文人的風采和獨立思想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