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門兩絕 / 作者:洪咨夔 |
對門三日罷晨炊,無處傭身老畫師。
安得化山為飯顆,大家鼓腹太平時。
|
|
對門兩絕解釋: 《對門兩絕》是宋代洪咨夔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對門三日罷晨炊,
無處傭身老畫師。
安得化山為飯顆,
大家鼓腹太平時。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個藝術家的苦衷和對現實生活的思考。詩人洪咨夔是一位老畫師,他的對門已經三天沒有炊煙了,意味著他已經很久沒有做飯了。他無處尋找生計,無法雇傭自己的身體,只能默默面對艱難的現實。詩人表達了自己對于藝術和生活的矛盾,以及對現實生活的渴望和不滿。
賞析:
這首詩詞展示了洪咨夔藝術家的孤獨和貧困。洪咨夔是一位老畫師,他的對門已經三天沒有炊煙了,暗示著他已經很久沒有做飯了。這里的"晨炊"是指早餐,而"罷晨炊"則意味著他已經很久沒有享受正常的生活。詩中的"無處傭身"表達了他找不到謀生之道的無奈。他作為一位畫師,無法找到雇傭他的人,生計艱難。他希望能夠將山水畫("化山")變成飯食,意味著他希望通過藝術來獲得生活的滋養和安慰。然而,在物質生活的壓力下,他只能暗自感嘆,希望能夠享受"太平時",過上安穩和富足的生活。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洪咨夔內心的困境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通過藝術的表達,他抒發了自己對于生活的不滿和對太平盛世的向往。這首詩詞以簡短的四行描繪了一個畫師的生活,通過形象的描寫和隱喻的運用,傳達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思考。它展示了詩人對于現實生活的矛盾與反思,同時也反映了宋代社會中一部分藝術家的困境和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