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物二首 / 作者:洪咨夔 |
飽飯茶甌罷,閑觀萬物情。
狗加獅立號,貓冒虎為名。
故沼慈姑王,新畦腐婢榮。
蟬從何許變,忽送出林聲。
|
|
觀物二首解釋: 《觀物二首》是宋代洪咨夔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飽飯茶甌罷,
閑觀萬物情。
狗加獅立號,
貓冒虎為名。
故沼慈姑王,
新畦腐婢榮。
蟬從何許變,
忽送出林聲。
中文譯文:
吃飽了飯,喝完了茶,
停下來觀察萬物之情。
狗裝作獅子咆哮,
貓冒充老虎自居。
往日的池塘是慈姑王的家,
新近的田地被腐爛的草婢所榮耀。
蟬從何處變化而來,
突然傳來了林中的聲音。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不同事物的觀察,展現了一種嘲諷和諷刺的意味。詩人以平淡的語調揭示了一系列現象和現實,暗示著社會的虛偽和人們的偽裝。
詩的開篇,"飽飯茶甌罷",表明詩人已經吃飽喝足,停下來閑散觀察。接下來,他描述了一系列現象,如狗假扮獅子,貓冒充老虎。這些描述暗示著人們為了追求權勢和地位,經常偽裝自己,以求得某種利益或地位的提升。
接下來的兩句"故沼慈姑王,新畦腐婢榮",用以對比過去和現在的境況。"故沼慈姑王"指的是曾經受人尊敬的沼澤地中的慈姑王,而"新畦腐婢榮"則指的是新近的田地上腐爛的草婢。這里詩人通過對比,表達了對社會價值觀的諷刺和對人們追逐新的事物而忽視傳統價值的批評。
最后兩句"蟬從何許變,忽送出林聲",則表達了一種突發的變化。蟬的鳴叫聲突然從林中傳來,使詩人感到驚訝。這里可以理解為詩人對于社會變遷和人們行為的不可預知性的思考。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現實現象的揭示和諷刺,反映了詩人對于社會偽裝和價值觀的思考。通過對不同事物的觀察,詩人在平淡中傳達出一種深刻的批判意味,引發讀者對社會現象和人性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