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中次韻兩絕 / 作者:洪咨夔 |
提壺勸飲元無秫,促織催機未有絲。
葉底蟬蟟尤更苦,吸風飲露伴入饑。
|
|
雨中次韻兩絕解釋: 《雨中次韻兩絕》是洪咨夔所寫的一首詩詞,屬于宋代文學作品。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提起酒壺,勸飲無米酒,
催促織機,卻無絲線成。
樹葉底下,蟬鳴特別悲苦,
吸風飲露,與饑荒為伴。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雨中的景象,通過對瑣碎的細節的描寫,抒發了作者內心的感慨和對時局的思考。詩中以提壺勸飲、促織催機、吸風飲露等形象的描寫,表達了物質匱乏和社會困境的現實。詩人通過描繪蟬鳴悲苦,抒發了自己對困苦生活的感同身受,并以此暗示了人們在艱難時期的共同遭遇。
賞析:
《雨中次韻兩絕》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困苦現實的感嘆和思考。詩的前兩句寫出了酒無米、機無絲的情景,通過對生活物質匱乏的描寫,凸顯了困苦和拮據的社會環境。接著,詩人將視線轉向樹葉底下的蟬蟟,以此表達了自己對于困苦生活的共鳴,蟬鳴悲苦的形象進一步強化了整首詩的憂憤情緒。最后兩句以吸風飲露伴入饑為結尾,表達了人們在艱難時期互相扶持、共同面對困境的意境。整首詩以簡約的語言,通過對雨中景象的描繪,傳達了作者對社會現實的思考和對困苦生活的同情與關懷。
這首詩詞雖然篇幅不長,卻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生動地描繪了困苦時期的社會現實。它通過物象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于社會困境的思考和對人們困苦生活的同情。整體上,這首詩詞在表達情感的同時,也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使讀者在閱讀過程中產生共鳴,思考社會問題和人生困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