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史三絕 / 作者:洪咨夔 |
泗水飛沉周寶鼎,霸城遏住漢銅人。
人心不似無情物,多少英豪入魏秦。
|
|
讀史三絕解釋: 《讀史三絕》是一首宋代洪咨夔的詩詞。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泗水飛沉周寶鼎,
霸城遏住漢銅人。
人心不似無情物,
多少英豪入魏秦。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歷史的變遷和人性的復雜。詩人通過泗水、周寶鼎、霸城、漢銅人等象征性的意象,表達了他對歷史中的英雄人物和權(quán)力的思考。
賞析:
首句“泗水飛沉周寶鼎”,泗水是指中國古代的一條河流,這里代表著歷史的長河。周寶鼎則是古代的一種有特殊象征意義的青銅器,象征著古代的封建制度和權(quán)力。詩人通過泗水飛沉和周寶鼎的描寫,表達了歷史的變遷和權(quán)力的更替。
第二句“霸城遏住漢銅人”,霸城是指古代的一座城池,漢銅人則是古代的兵器,這里象征著歷史上的英雄人物。詩中的“霸城遏住漢銅人”意味著歷史的力量和制約,表達了歷史對英雄人物的限制和束縛。
第三句“人心不似無情物”,詩人通過這句話表達了人性的復雜性。相比于無情的物體,人的內(nèi)心是多變的,不可捉摸的。人的欲望、情感和選擇會對歷史的發(fā)展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
最后一句“多少英豪入魏秦”,魏秦是指中國歷史上的兩個戰(zhàn)國時期的國家,這里代表著歷史中的權(quán)力和爭斗。詩人通過“多少英豪”來形容歷史中的各種英雄人物,暗示了歷史的輾轉(zhuǎn)和英雄的命運。
整首詩透過歷史的意象和人性的思考,表達了對歷史和英雄人物的思索。詩中的意象和抒發(fā)的情感使得這首詩具有深刻的思想內(nèi)涵,并引發(fā)讀者對歷史和人性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