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月壬午發利州 / 作者:洪咨夔 |
十里迎春水面開,櫓聲不動柁聲催。
春山轉處疑江盡,白鳥迎人風折來。
|
|
四月壬午發利州解釋: 《四月壬午發利州》是宋代洪咨夔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四月壬午,從利州出發,
十里的水面上春天迎面而來,
船槳的聲音停住了,船柁的聲音催促著。
在春山轉角的地方,疑似江河已經盡頭,
一只白鳥飛來迎接人們,被風吹折了。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四月壬午離開利州的情景。在春天的河面上,船只劃動的聲音停止了,似乎是為了迎接春天的到來。當船只經過春山轉角的時候,景色變化,讓人誤以為江水已經到了盡頭。然后,一只白鳥飛來迎接人們,但被風吹折了。
賞析:
這首詩詞以春天的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河面上的景象和船只的聲音,展現了春天的繁榮和活力。詩中的船只停下來,表達了對春天的敬畏和歡迎之情。春山轉角的景色變化,給人以錯覺,增加了詩詞的趣味性。最后,白鳥迎接人們的形象,象征著春天的到來和喜悅,但被風吹折了,也暗示了春天美好時光的短暫性和易逝性。
整首詩詞通過簡潔明快的語言和生動的描繪,展示了作者對春天的喜悅和對自然的感悟。它抓住了春天的瞬間,描繪了富有生機和變化的場景,使讀者能夠感受到春天帶來的美好和喜悅,同時也讓人們思考生命的短暫和變幻無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