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程於潛兩首 / 作者:洪咨夔 |
溪山民物古,政理器能寬。
平易見眉睫,明清生肺肝。
春風簾影暖,霜月研聲寒。
野老自相語,元豐崔長官。
|
|
送程於潛兩首解釋: 《送程於潛兩首》是宋代洪咨夔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
送程於潛兩首
溪山民物古,政理器能寬。
平易見眉睫,明清生肺肝。
春風簾影暖,霜月研聲寒。
野老自相語,元豐崔長官。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山水田園的景象,表達了對友人程於潛的送別之情。詩中以自然景觀和人物描寫為主線,展示了洪咨夔對自然和人情的感悟。
首先,洪咨夔描述了溪山的景色和古老的民物。這里的"溪山"指的是山水風景,"民物古"則意味著古老的民俗風情。這種古老的環(huán)境和人文背景給人一種寧靜和安詳?shù)母杏X。
接下來,詩人提到"政理器能寬",表達了對政治和社會制度的贊揚。"政理器"指的是政治體制和社會規(guī)范,"能寬"則表示它們的寬容和包容。這里詩人表達了對寬厚政治和明理社會的欣賞。
詩的下半部分,洪咨夔描繪了春風和霜月的景象,表達了溫暖與寒冷的對比。"春風簾影暖"描繪了春天微風吹拂下的溫暖場景,而"霜月研聲寒"則描繪了寒冷的月夜和寒風。這種對比既體現(xiàn)了自然界的變化,也暗示了人生的起伏和變幻。
最后兩句"野老自相語,元豐崔長官",描繪了野外的老人們自得其樂地相互交談,以及元豐時期的崔長官。這里通過對野外老人和官員的描寫,展示了社會各階層的和諧和互動。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以自然景物和人物描寫為主線,表達了對自然和社會的贊美,同時也蘊含了對人生的思考。通過對自然和社會的描繪,詩人傳遞了一種和諧、寬容和平靜的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