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挽中書俞侍郎二首 / 作者:洪咨夔 |
銓省承新渥,詞垣訪舊陰。
頹波回萬折,斷岸立千尋。
祗謂人猶已,那思昔異今。
時清猶憤死,天地是知心。
|
|
挽中書俞侍郎二首解釋: 《挽中書俞侍郎二首》是洪咨夔所作的一首詩詞。洪咨夔是宋代文學家,他的作品以抒發憂國憂民之情志為主題,反映了他對時局的關切和對社會現實的批判。
以下是《挽中書俞侍郎二首》的中文譯文:
銓省承新渥,詞垣訪舊陰。
頹波回萬折,斷岸立千尋。
祗謂人猶已,那思昔異今。
時清猶憤死,天地是知心。
這首詩的意境表達了洪咨夔對時局的憂慮和對過去的回憶。下面是對每一句的分析:
-銓省承新渥,詞垣訪舊陰。
這兩句描繪了政府機構的變革和新舊交替。"銓省"指的是朝廷的考試機構,"新渥"表示新的變革和改革。"詞垣"則指的是官員的官署。通過訪問舊日的官署,洪咨夔表達了對過去時光的懷念和對變革的思考。
-頹波回萬折,斷岸立千尋。
這兩句通過描繪波浪和岸邊的景象,表達了社會動蕩和政治變革的不穩定性。"頹波回萬折"意味著波浪翻騰,形勢動蕩。"斷岸立千尋"則暗示政治和社會的不安定,宛如斷裂的岸邊。
-祗謂人猶已,那思昔異今。
這句詩表達了洪咨夔對人們的失望和對社會變遷的思考。他覺得人們仍然處于原來的狀態,沒有真正意識到時代的變化。"那思昔異今"則表達了他對過去和現在的對比思考。
-時清猶憤死,天地是知心。
這句詩表達了洪咨夔對時局的不滿和對社會現實的悲憤。他認為時代應該是清明的,但現實卻令他感到憤慨。"天地是知心"意味著洪咨夔相信天地能夠了解他的內心感受,同時也表達了他對天地的希望和依賴。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挽中書俞侍郎二首》通過對政治和社會變革的描繪,表達了洪咨夔對時局的憂慮、對過去的懷念以及對社會現實的不滿和悲憤之情。通過景物的描寫和對人們思想的批判,洪咨夔展現了他對社會的關切和對時代的期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