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南以詩送巴石研屏香幾用韻·研屏 / 作者:洪咨夔 |
天上何有修月斧,巧將余刃斲巴山。
玉蜍清浸婆娑影,正在微雪點綴間。
|
|
朝南以詩送巴石研屏香幾用韻·研屏解釋: 《朝南以詩送巴石研屏香幾用韻·研屏》是宋代詩人洪咨夔的作品。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天上何有修月斧,
巧將余刃斲巴山。
玉蜍清浸婆娑影,
正在微雪點綴間。
詩意:
這首詩以描述一個硯屏(研墨用的石頭)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山水和文化藝術的贊美之情。詩人通過硯屏,借景抒發了對月亮、巴山、玉蜍以及微雪的美感與情感。
賞析:
這首詩詞以天上的月亮和巴山為背景,描繪了一幅富有詩意和意境的畫面。首句"天上何有修月斧,"中的"修月斧"表達了月亮之美的意象,將月亮比喻為一把精心打磨的斧子。接著,詩人將自己的才華比作"余刃",用巧妙的手法斬割著巴山的景色。這里,"巴山"代表著自然山水之美,而"余刃"則象征著詩人的才華之劍。
接下來的兩句"玉蜍清浸婆娑影,正在微雪點綴間。"描繪了玉蜍在清澈的水中的倒影,與微雪相互輝映的景象。"玉蜍"是一種傳統的文化象征,代表著純潔和雅致。詩中的玉蜍清澈地浸泡在水中,與微雪交相輝映,形成了一幅細膩而美麗的畫面。
整首詩以意象豐富的描寫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山水和文化藝術的熱愛和贊美。通過將自然景觀和文化意象融入詩歌中,詩人表達了對美的追求和對藝術創作的熱情。這首詩詞給人以清新、典雅、唯美的感受,展示了宋代文人的獨特審美情趣和藝術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