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莘老寄墨四首 / 作者:蘇軾 |
我貧如饑鼠,長夜空齩嚙。
瓦池研灶煤,葦管書柿葉。
近者唐夫子,遠致烏玉玦。
先生又繼之,圭璧爛箱篋。
晴窗洗硯坐,蛇蚓稍蟠結(jié)。
便有好事人,敲門求醉帖。
|
|
孫莘老寄墨四首解釋:
《孫莘老寄墨四首》是蘇軾的一首詩詞,描述了他貧窮的生活狀態(tài)和對文人雅士的追求。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我貧如饑鼠,長夜空齩嚙。
瓦池研灶煤,葦管書柿葉。
近者唐夫子,遠致烏玉玦。
先生又繼之,圭璧爛箱篋。
晴窗洗硯坐,蛇蚓稍蟠結(jié)。
便有好事人,敲門求醉帖。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蘇軾貧困的生活情況和他在艱難環(huán)境中對文學(xué)追求的堅持。他自比為饑鼠,形容自己貧窮如鼠,整夜都在苦苦嚙咬。他用瓦池磨墨,煤火燒水,用葦管調(diào)書,柿葉做書簽,以表達自己在貧困中仍然保持文學(xué)志趣的決心。他提到了唐代的夫子孔子和魏晉時期的文學(xué)家烏玉玦,表示自己雖然遠離了這些偉大人物,但仍然追隨著他們的足跡。他稱贊了一位前輩文人的才華,表達了自己對于文人雅士的敬仰之情。在晴朗的窗前坐下,洗凈硯臺,卻看到蛇和蚓在繞結(jié),暗示了他生活環(huán)境的艱苦和困擾。最后,他說有好事的人來敲門,希望能夠邀請他一同飲酒,這也是對詩人的一種慰藉和對困境中的生活的一種抗爭。
賞析:
這首詩詞以貧窮的境遇為背景,表達了蘇軾不畏貧困、堅持文學(xué)追求的態(tài)度。通過描繪自己的貧困生活,蘇軾傳達了他對文學(xué)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他用簡練而質(zhì)樸的語言,將自己的境遇與前輩文人相對照,表達了對前輩的敬仰之情,并表明自己也在不斷追求卓越。在生活的困境中,他依然堅持洗硯、讀書,并期待著那些好事的人來與他共飲一杯,以此寄托了他對于友情和樂觀的向往。這首詩詞雖然簡短,卻展示了蘇軾在貧困中的執(zhí)著和豁達的心態(tài),向人們傳遞了積極向上的精神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