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漢書 / 作者:洪咨夔 |
漢衰元帝為優游,成帝荒淫更可憂。
論說金華風過耳,山河大柄醉中體。
|
|
讀漢書解釋: 《讀漢書》是宋代洪咨夔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漢朝衰亡,元帝沉迷于游樂,而成帝更加放蕩不羈,這使得人們更加擔憂。雖然有人談論著金華的風景,但對于國家的山河大勢來說,這些都無足輕重。
詩意:
這首詩詞以漢朝的衰落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當時政治腐敗和社會道德敗壞的憂慮之情。元帝追求享樂,成帝沉溺于荒淫,導致國家的衰敗和民眾的疾苦。然而,詩中也暗示了人們對金華山水之美的贊美,以及對歷史變遷中大勢所趨的洞察。
賞析:
1.對漢朝衰落的揭示:詩中提到漢朝的元帝和成帝,暗示了當時政治腐敗、道德淪喪的現象。元帝追求享樂,成帝沉迷于荒淫,這使得國家日益衰敗。通過這種描繪,詩人表達了對當時社會現象的擔憂和憂慮。
2.山河大勢與金華風景的對比:詩中提到有人談論金華的風景,但對于國家的山河大勢來說,這些風景顯得微不足道。這種對比表達了作者對國家興衰的關注。盡管風景美麗,但對于整個國家的前途命運來說,并不重要。這也可理解為作者對歷史潮流和國家發展的思考。
3.對社會風氣的批評:詩中表達了對當時社會道德敗壞的不滿之情。元帝和成帝的行為被視為道德淪喪的象征,詩人通過這種批評暗示了對社會風氣的反思與警示。
《讀漢書》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當時漢朝的衰落和社會風氣的敗壞,表達了作者對這種現象的擔憂和憂慮。與此同時,詩中也透露出對歷史變遷和大勢所趨的洞察,呼喚人們對國家和社會的正義關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