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不換歌 / 作者:洪咨夔 |
東家鼎貴萬戶侯,西家暴富十谷牛。
喚絲呼竹進玉舟,把酒已作明朝愁。
中間人家賤貧慣,既得未得兩無患。
晏眠起吃盦菜飯,飯罷亂拈書冊看。
此樂名為金不換。
|
|
金不換歌解釋: 《金不換歌》是宋代洪咨夔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東家鼎貴萬戶侯,
西家暴富十谷牛。
喚絲呼竹進玉舟,
把酒已作明朝愁。
中間人家賤貧慣,
既得未得兩無患。
晏眠起吃盦菜飯,
飯罷亂拈書冊看。
此樂名為金不換。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社會中不同階層人們的生活狀態和態度。詩中通過對比東家和西家的富貴狀況,表現了人們對財富和地位的追求。然而,詩人認為這種追求帶來了明朝的憂慮和焦慮,暗示了財富和地位并不能帶來真正的幸福和滿足。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展現了社會階層的差異和人們對財富的追求。東家鼎貴、萬戶侯,西家暴富、十谷牛,形象地描繪了社會中富豪和權貴的生活。然而,詩人通過使用“喚絲呼竹進玉舟”來表達對這種追求的諷刺。這一句描繪了財富和地位帶來的奢華享受,但這種享受卻不能消除內心的憂慮和焦慮。
詩中的“中間人家賤貧慣,既得未得兩無患”表明了社會中底層人民的生活狀態。他們已經習慣了貧窮和低賤的地位,無論得到或未得到財富和地位的變化,都無法帶來真正的快樂和滿足。
最后兩句“晏眠起吃盦菜飯,飯罷亂拈書冊看。此樂名為金不換。”表達了詩人對簡樸生活的稱贊。詩人認為,真正的快樂和滿足來自于內心的安寧和對精神世界的追求,而不是財富和地位的追逐。晚上睡眠醒來后,享用簡單的飯菜,然后隨意拈起書冊閱讀,這種生活的樂趣被稱為“金不換”。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社會不同階層人們的生活狀態和態度的描繪,表達了對財富和地位追求的批判和對簡樸生活的贊美,呼喚人們追求內心的平靜和精神的富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