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謹和老人羅山 / 作者:洪咨夔 |
自鑄鐵成錯,誰吹灰使然。
俗情床上下,野趣蜜中邊。
花艷明光錦,苔痕白打錢。
醉翁詩板在,山莫放童顛。
|
|
謹和老人羅山解釋: 《謹和老人羅山》是宋代洪咨夔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謹和老人羅山》
自鑄鐵成錯,誰吹灰使然。
俗情床上下,野趣蜜中邊。
花艷明光錦,苔痕白打錢。
醉翁詩板在,山莫放童顛。
譯文:
我自己鑄造的鐵器成了一件讓人惋惜的缺陷品,是誰吹來的一絲灰塵讓它變得如此。
世俗的情愛在床上上下流轉,與自然的趣味和甜蜜之間交織。
鮮花燦爛如明亮的錦緞,而白色的苔痕則像是金錢打磨出來的。
陶醉的老翁在寫作臺上,山巒之間不要放縱童子般的狂妄。
詩意:
《謹和老人羅山》表達了詩人對生活和情感的一種思考和觸動。詩中通過對鐵器、情愛、花朵、苔痕以及醉翁等意象的描繪,展示了生活中的美好和復雜之處。
首先,自鑄鐵成錯、誰吹灰使然的描寫,意味著我們在創造和追求過程中難免會遭遇不完美和困境,但卻不應將責任歸咎于他人,而是要反思自身的責任。
其次,俗情床上下、野趣蜜中邊的對比,表達了世俗的情感和自然的趣味之間的沖突和交融。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糾葛常常受到社會習俗和規范的制約,而自然的趣味卻能帶給人們甜蜜和自由。
再次,花艷明光錦、苔痕白打錢的意象,暗示了美麗和磨難并存的生活現實?;ǘ涞钠G麗與苔痕的潔白形成對比,詩人讓讀者思考美與世俗之間的聯系,以及美麗背后可能隱藏的努力和付出。
最后,醉翁詩板在、山莫放童顛的描寫,表達了一種淡泊和超脫的心態。詩人將自己比喻為陶醉的老翁,意味著他對于詩歌和藝術的執著和追求。同時,山莫放童顛的句子則提醒人們在追求自由和狂放時,也要保持適度和理智。
賞析:
《謹和老人羅山》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通過意象的運用和對比的手法,表達了作者對生活和情感的思考和感悟。詩詞中的意象豐富多樣,情感內涵深刻,既有對人世間復雜情感的揭示,又有對自然與美的追求和思考。
這首詩詞通過對具體事物的描繪,啟發人們思考生活中的喜怒哀樂、自然美和人情世故之間的關系。詩人表達了對于生活的矛盾和復雜性的認知,同時呼喚人們保持理智和適度的心態,追求內心的自由和真誠。
整首詩詞以洪咨夔獨特的表達方式,展現了宋代文人的審美追求和思想意蘊。通過對自然、人情和藝術的描繪,詩人提醒讀者在繁雜的世俗之中保持內心的平靜和洞察,追求真善美的境界。這首詩詞在審美上給人以啟迪,在情感上引發共鳴,在思想上引發思考,具有一定的藝術性和思想性,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