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敬和老人覽鏡 / 作者:洪咨夔 |
西谷柴車手自巾,風吹不到庾郎塵。
回光返照千江月,復命歸根一點春。
永晝同窗陶處士,涼宵專席竹夫人。
徐公好丑渾休問,認取青銅鏡裹真。
|
|
敬和老人覽鏡解釋: 這首詩詞是宋代洪咨夔創作的《敬和老人覽鏡》。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敬和老人覽鏡
西谷柴車手自巾,
風吹不到庾郎塵。
回光返照千江月,
復命歸根一點春。
永晝同窗陶處士,
涼宵專席竹夫人。
徐公好丑渾休問,
認取青銅鏡裹真。
詩詞中的"敬和老人"指的是詩人自己。這首詩以觀賞鏡中自己的形象為主題,表達了對歲月流轉和生命變遷的思考。
詩詞描繪了詩人坐在西谷柴車上,自顧自地捂臉,遮擋住了自己的面容,風吹不到他的面頰,也無法吹起他的胡須上的塵土。這里的西谷柴車可以理解為一種尋常的庶民生活場景,而庾郎塵則是指高門顯貴之人的塵土,意味著詩人遠離了塵世的浮躁。
接下來,詩人觀照鏡中的自己,看到鏡中的自己猶如回光返照的月亮,倒映在千江之上。這里的回光返照象征著歲月的回溯和反思,而千江月則是對廣闊的世界和時間的暗示。
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自己的思考。他認為自己的命運歸根結底只是一點春光,即使經歷了歲月的變遷,歸根到底只是一種本真而純粹的存在。永晝同窗陶處士和涼宵專席竹夫人則是指詩人和他的伴侶,詩中顯露出詩人對平淡生活的珍惜和對情感的思念。
最后兩句"徐公好丑渾休問,認取青銅鏡裹真"表達了詩人對外貌的不重視。他告誡讀者不要去過多關注他的外表,因為真正的本質無法通過外貌來判斷。徐公是徐玠的別稱,他是北宋的一位宰相,這里的徐公好丑指的是外貌的美丑。青銅鏡是古代常用的鏡子材料,詩人認為真正的本質被青銅鏡所裹住,暗示外表并不能完全展現一個人的內在。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生命和存在的思考,強調了本真和內在的價值,并以鏡子作為象征,將外貌和內在進行對比,傳達了一種深邃的哲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