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峽橋 / 作者:洪咨夔 |
太行擘破黃河出,赑屃翻身滄海立。
老龍抱寶正鼾睡,地底黑風(fēng)吹霹靂。
挹之以北斗之枘,瀹之以明月之璧。
啜之以太白東坡兩謫仙,尚不負(fù)乎此山之泉石。
|
|
三峽橋解釋: 《三峽橋》是宋代洪咨夔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太行山撕裂黃河而出,
河水猛翻,如巨獸翻身立于蒼茫的大海。
沉睡的老龍懷抱著寶藏,
地底的黑風(fēng)吹出霹靂聲。
借北斗之樞力量以灌溉黃河,
借明月之美玉以匯聚清泉。
飲之如杯中的太白酒,東坡與謫仙的兩位文人,
也難以比擬這山中的泉石之美。
詩意:
《三峽橋》描繪了太行山脈與黃河的壯麗景色。詩中以太行山為背景,形容山勢雄偉,山體猶如撕裂了黃河而出,黃河水勢洶涌澎湃,宛如一條巨獸翻身站立于遼闊的大海之中。詩人運用夸張的形象,生動地描繪了自然界的壯麗景觀。
詩中還描述了沉睡的老龍抱著寶藏,寓意著山脈蘊藏著無盡的財富和力量。地底的黑風(fēng)吹過,帶來霹靂的聲響,增添了神秘而恢弘的氛圍。
接下來,詩人運用修辭手法,將北斗之樞、明月之美玉等象征物與黃河相聯(lián)系,形容北斗的力量灌溉著黃河,明月的美玉集聚成清泉。這表達了自然界各種力量的神奇和美妙。最后,詩人以太白和東坡的美酒來比喻山中的泉石之美,強調(diào)了山中泉石的珍貴與非凡。
賞析:
《三峽橋》以雄渾壯麗的筆觸描繪了自然界的壯麗景色,揭示了大自然的神秘和偉力。通過夸張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將自然界的力量與人文的智慧相結(jié)合,使詩詞具有了更深的意蘊和感染力。
詩中的太行山、黃河、老龍、北斗、明月等形象,以及太白、東坡等歷史人物的引用,都展現(xiàn)了作者的博大胸懷和對自然的崇敬之情。整首詩詞氣勢磅礴,意境壯麗,給人以震撼和激蕩的感覺,使人對自然的偉力和人類的智慧產(chǎn)生敬畏之情。
同時,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通過對自然與人文的對比,突出了自然界的壯美和人文的渺小。詩人以山中的泉石來比喻太白和東坡的美酒,傳達了對大自然奇妙與美妙的贊嘆,表達了人類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和無法企及的境界。
總之,《三峽橋》是一首具有浩然之氣的詩詞作品,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和象征意象的運用,展示了作者對自然的敬畏和對人文智慧的贊美。詩詞的意境宏大壯麗,給人以震撼和思考,使人對自然與人類的關(guān)系產(chǎn)生深刻的思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