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挽謝疊山 / 作者:洪咨夔 |
千古精忠日月光,恨無麟筆寫堂堂。
還家恥作梁江總,辟谷誰如韓子房。
后死十年應有待,輕生萬里故非狂。
有兒可拾江邊骨,須信人亡道不亡。
|
|
挽謝疊山解釋: 《挽謝疊山》是宋代洪咨夔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千古忠臣如日月光,
痛心無法用麒麟筆描繪其威嚴。
重返家園成為梁江總督,
誰能像韓子房那樣堅守辟谷之道。
死后十年仍然有待命,
舍生萬里并非瘋狂。
留下兒子來撿拾江邊的骨骸,
必須相信人死道不亡。
詩意解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對忠臣謝疊山的贊美和緬懷。謝疊山被比喻為千古忠臣,光輝照耀如日月般燦爛。洪咨夔心懷痛惜,感嘆自己無法用麒麟筆來描繪謝疊山的偉大和威嚴。謝疊山曾任梁江總督,但洪咨夔認為只有像韓子房那樣堅守辟谷之道的人才能與其相比。詩中提到謝疊山已故十年之后仍有待命,表達了其忠誠和等待機會為國效力的決心。同時,洪咨夔也稱贊謝疊山為國家舍生忘死,并非瘋狂,而是出于對國家的無私奉獻。最后,洪咨夔留下兒子來拾取謝疊山在江邊的骨骸,強調了人的精神和道義的延續。
賞析:
這首詩詞以抒發對忠臣謝疊山的敬仰和懷念為主題,通過對謝疊山的贊美和對其忠誠精神的謳歌,展現了洪咨夔對忠臣的崇高評價。詩中運用了富有意象和比喻的語言,使詩詞具有較強的表現力和感染力。洪咨夔通過描繪謝疊山如日月般輝煌的形象,強調他的威嚴和高尚品德,同時也表達了自己對其的敬佩之情。詩中還通過對謝疊山與韓子房的對比,凸顯了韓子房辟谷之道的高尚和難以企及的境界。最后,洪咨夔強調了人的精神不朽,指出謝疊山雖已離世,但其精神和道義將永存,并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夠繼承謝疊山的精神遺志。整首詩詞既賦予了謝疊山的形象以崇高的意義,也寄托了洪咨夔對忠誠精神和道義堅守的追求和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