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秋 / 作者:洪咨夔 |
要看中秋月,須交夜半時。
當中明郎郎,直下凈離離。
地只余風露,天何有斗箕。
虛靈昭徹性,開眼幾人知。
|
|
中秋解釋: 《中秋》是宋代洪咨夔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秋月明如鏡,要欣賞它的美景,必須在半夜時分才能見到。當月亮高懸于天空時,其亮度潔凈明亮。地面上只剩下微風和露水,天空中卻沒有北斗星座。虛無靈動的月光照亮了一切,這個奇特的景象只有少數人能夠領悟。
詩詞描繪了中秋夜的景色和氛圍,表達了洪咨夔對中秋月的贊美和對自然之美的感悟。在這首詩中,洪咨夔通過對月亮的描繪,表達了月色的明亮、清澈和神秘,以及人們需要在深夜才能欣賞到這種美景的特殊性。
詩意上,這首詩詞傳達了作者對自然界中美好事物的敬仰和對人們對自然的認知有限的思考。月亮的明亮和景色的美麗象征著自然界的奇妙和無限之處,而只有少數人能夠領悟和欣賞到這種美景。通過描繪月亮和夜晚的景觀,洪咨夔在詩中表達了他對自然之美的贊美和對人生的思考。
此詩的賞析在于其簡潔而富有意境的描寫,通過一些簡單的詞語和形象,表達了對自然之美的贊美和對人類對自然認知的局限性的思考。通過對月亮的描繪,洪咨夔以簡單的詞句創造出了一幅富有詩意的畫面,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中秋夜的寧靜和美麗。詩中的意象和意境激發了讀者的想象力,讓人們對自然界的奇妙之處產生思考和敬畏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