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楞嚴 / 作者:洪咨夔 |
人人有路證無還,一念才差隔萬山。
識得吾儒無妄卦,筏城長語盡須刪。
|
|
讀楞嚴解釋: 《讀楞嚴》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洪咨夔。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人人有路證無還,
一念才差隔萬山。
識得吾儒無妄卦,
筏城長語盡須刪。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對人生境遇的思考和對修行道路的探索。詩中用一種簡潔而有力的語言,描繪了人們在修行的道路上所面臨的困難和障礙。詩人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修行之路,但有時一念之間,差距就像隔著萬重山巒般遙遠。然而,只要我們認識到真正的修行不應該被虛妄所擾,就能夠摒棄雜念,通往心靈的凈土。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簡練而凝練的語言,傳達了深刻的修行思想。首句“人人有路證無還”,表達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修行之路,并且要為自己的修行負責到底,不可退縮。接著,“一念才差隔萬山”強調了修行之路上的困難和阻隔,表明修行需要付出努力和堅持,有時只是一念之間的差距。第三句“識得吾儒無妄卦”,指出真正的修行應該遠離虛妄和妄念,尋求內心的寧靜與真實。最后一句“筏城長語盡須刪”,意味著在修行的過程中,需要摒棄繁瑣的言辭和雜念,以達到心靈的純凈和超脫。
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詞句,直擊人心,表達了修行者對自身修行道路的思考和追求。它提醒人們在修行中要堅持不懈,摒棄雜念,追求內心的寧靜與純凈。這首詩詞給人以啟迪和鼓舞,引導人們思考人生的意義和價值,以及修行的重要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