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還自益昌道得張仍修詩次韻 / 作者:洪咨夔 |
劍外風煙老鬢華,歸心更切獨孤遐。
明知東郭非吾土,苦認西樓是我家。
萬古聲名供敝帚,九州意氣付浮杳。
同來蓬沓於潛女,一笑長歌陌上花。
|
|
還自益昌道得張仍修詩次韻解釋: 詩詞:《還自益昌道得張仍修詩次韻》
朝代:宋代
作者:洪咨夔
劍外風煙老鬢華,
歸心更切獨孤遐。
明知東郭非吾土,
苦認西樓是我家。
萬古聲名供敝帚,
九州意氣付浮杳。
同來蓬沓於潛女,
一笑長歌陌上花。
中文譯文:
劍外風煙使我的鬢發變得蒼老,
回歸之心更加深切,孤立而遙遠。
明知道東郭并非我的家鄉,
卻苦苦承認西樓才是我真正的歸處。
千古傳聲名聲為我提供了破舊的掃帚,
九州大地的志氣都沉浸在虛幻的遠方。
與我一同來到潛女的你,
只需一笑,長歌便在街頭的花叢中響起。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洪咨夔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人以自身感受為主線,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和對歸處的向往之情。
首句“劍外風煙老鬢華”,描繪了詩人因久居外地而使得鬢發蒼老的景象,抒發了對故鄉的思念之情。接著,“歸心更切獨孤遐”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對歸家的渴望和追求。
接下來的兩句“明知東郭非吾土,苦認西樓是我家”,表明詩人明白東郭并非自己真正的故鄉,但他愿意承認西樓作為自己真正的歸處,表現了對歸屬感的堅持和認同。
“萬古聲名供敝帚,九州意氣付浮杳”這兩句詩表達了詩人對名利的淡漠態度。他認為聲名和地位都是過眼云煙,不如對九州大地的意氣和志向付諸行動。
最后兩句“同來蓬沓於潛女,一笑長歌陌上花”,描繪了詩人與伴侶一同踏上旅途,并表示只需一笑,他們就能在繁花街頭唱起長歌,展現了對生活美好與幸福的向往。
整首詩詞以自身體驗為基礎,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對歸屬的追求以及對名利的淡漠態度,透露出詩人豁達灑脫、追求真摯情感的心態,同時也傳遞出對生活美好與幸福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