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毀鄧艾廟 / 作者:洪咨夔 |
蜀庸無與守,魏吃浪成名。
血已洿砧機,魂猶饕酒牲。
柏溪融雪瀉,玉案倚云橫。
潴薙莫留跡,山川方氣平。
|
|
毀鄧艾廟解釋: 《毀鄧艾廟》是宋代洪咨夔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蜀庸無與守,魏吃浪成名。
血已洿砧機,魂猶饕酒牲。
柏溪融雪瀉,玉案倚云橫。
潴薙莫留跡,山川方氣平。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歷史人物鄧艾的諷刺和批判之情。鄧艾是曹魏時期的將領,因為在蜀國的戰爭中表現出色而成名。然而,作者認為鄧艾的成就只是通過吃干抹凈的手段獲得的,并且他的行為殘忍無情,猶如屠宰砧板上的牲畜。作者還指出,鄧艾的名聲和成就只是短暫的,就像冰雪融化一樣,最終會消失不見。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的觀點,即不應該為鄧艾這樣的人物留下任何紀念和足跡,而山川大地才是真正永恒和平靜的存在。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鄧艾的描述和議論,表達了作者對鄧艾的不滿和憤慨。詩中使用了一些象征和意象的手法,增強了詩詞的表現力。例如,將鄧艾比作吃浪成名的人,暗示他通過殘忍行為來獲得名聲。血灑砧機象征著殘忍的殺戮,而魂饕酒牲則暗示他的罪孽深重。柏溪融雪瀉和玉案倚云橫等描寫,通過對自然景觀和文物的描繪,突顯了鄧艾的短暫和虛幻。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的價值觀,強調了山川大地的永恒和平靜,以對比鄧艾的短暫和殘忍。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鄧艾的批判,表達了作者對虛偽和殘暴的人物的不滿和反對,同時強調了真正的價值和永恒的存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