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前一日點檢山房用呵字韻 / 作者:洪咨夔 |
不論塌扱與婁羅,判卻風江屐齒磨。
老柳強顏翻拓跋,新禽滿意奏娑陀。
山如欲雨何妨住,僧不能禪亦足多。
須信斯文天未喪,龍蛇虎豹底煩呵。
|
|
社前一日點檢山房用呵字韻解釋: 《社前一日點檢山房用呵字韻》是宋代洪咨夔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不論塌扱與婁羅,
判卻風江屐齒磨。
老柳強顏翻拓跋,
新禽滿意奏娑陀。
山如欲雨何妨住,
僧不能禪亦足多。
須信斯文天未喪,
龍蛇虎豹底煩呵。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在社前一天點檢山房時的景象和心情。作者通過描述塌扱、婁羅、風江、屐齒、老柳、拓跋、新禽、娑陀、山、僧、禪、斯文、天、龍蛇、虎豹等事物,抒發了自己對自然、藝術和文化的熱愛與贊美。
賞析:
這首詩詞以描寫自然景物為主線,通過對塌扱(指山石的形態)與婁羅(指水流的聲音)的不論,表現了作者對自然景觀的深入觀察與欣賞。接著,作者以風江屐齒磨(風吹草木,江水流淌,屐齒發出聲響)來判卻塌扱與婁羅的聲音,表達了自己對風景的審美評判。
在描寫自然景物之后,作者將目光轉向了人文景觀。老柳強顏翻拓跋,新禽滿意奏娑陀,表達了作者對柳樹、鳥類等生物的喜愛和贊美。這里的拓跋和娑陀都是佛教詞匯,分別指的是佛像和舞蹈,通過將佛教文化融入詩中,增添了一種宗教意味和藝術氛圍。
隨后,詩中出現了山和僧的形象。山如欲雨何妨住,僧不能禪亦足多。這兩句表達了作者對山的形態和僧侶禪修的思考。作者認為,山峰如同欲要下雨般,沒有什么可以阻止它的自然力量。而僧侶們無法完全專注于禪修,也是因為世間的事務煩瑣。
最后兩句詩表達了作者對文化的堅信。須信斯文天未喪,龍蛇虎豹底煩呵。作者呼吁人們堅信文化的力量,相信天地間的種種生靈和文化都有其價值與意義,不應輕視或忽視。
整首詩詞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自然、藝術和文化的熱愛與贊美,以及對現實世界的思考與呼喚。以簡潔的語言,展示了作者獨特的感受和見解,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