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行 / 作者:洪咨夔 |
岸曲頻移杔,巾欹獨倚檣。
月分云外影,負進水邊涼。
宿鳥樹三匝,佳人天一方。
清斯纓可濯,誰為賦滄浪。
|
|
水行解釋: 《水行》
岸曲頻移杔,
巾欹獨倚檣。
月分云外影,
負進水邊涼。
宿鳥樹三匝,
佳人天一方。
清斯纓可濯,
誰為賦滄浪。
中文譯文:
岸邊的曲線頻繁變換,
船帆倚靠在岸邊。
月亮被云遮掩,
背負進水邊的涼意。
樹上棲息的鳥兒夜宿三次,
佳人只存在天際一方。
這清澈的纓帶可以洗滌,
誰來為這蒼浪寫下賦詩。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江岸夜景,以及作者內心的情感。詩人洪咨夔巧妙地運用了意象和比喻,表達了他對自然景物和人生的感悟。
詩中的“岸曲頻移杔”描述了江岸的曲線不斷變換,給人一種曲折變幻的感覺,同時也暗喻了人生的多變和無常。
“巾欹獨倚檣”中的“巾”指的是船帆,詩人用“巾”來修飾船帆,使其具有人的屬性。這句表達了詩人孤獨倚靠在船帆上的景象,暗示了詩人內心的寂寞和思考。
“月分云外影,負進水邊涼”描繪了月亮被云彩遮擋的景象,月光透過云層投射在水面上,同時也帶來了一絲涼意。這里的月光和涼意象征著清幽和寂靜,與詩人的情感相呼應。
“宿鳥樹三匝,佳人天一方”通過描寫樹上棲息的宿鳥,強調了時間的流逝和人事的更迭。而“佳人天一方”則暗示了佳人的稀少和珍貴,佳人象征著美好的事物和追求的對象。
最后兩句“清斯纓可濯,誰為賦滄浪”表達了詩人對于清澈的纓帶的渴望,纓帶可以洗滌靈魂的污濁。而“誰為賦滄浪”則表達了詩人對于能夠寫下關于蒼浪的詩篇的向往,暗示了他對于詩歌創作的渴望和追求。
整首詩描繪了一幅江岸夜景,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和比喻,詩人表達了對于人生變幻、時光流轉、內心孤寂、追求美好的思考和感悟。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傳遞了深邃的意境,給讀者留下了豐富的想象空間,引發人們對于生命和情感的思考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