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峽中 / 作者:洪咨夔 |
清猿遺響落三巴,樹老霜遲葉未霞。
大抵近南春易早,梅花開盡又桃花。
|
|
峽中解釋: 《峽中》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洪咨夔。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清猿遺響落三巴,
樹老霜遲葉未霞。
大抵近南春易早,
梅花開盡又桃花。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春天的景象。詩中提到的"峽中"指的是山峽之間的地方,可能是作者身處的地方。詩人洪咨夔以凄美的筆觸,描繪了春天的遷移和景色的變化,表達了歲月的流轉和自然界的循環。
賞析:
首句"清猿遺響落三巴",描繪了秋天的余音裊裊,一只猿猴的聲音在山峽中回蕩,隨著秋風逐漸消散。這里使用了"三巴"來形容山峽的廣闊,給人以壯麗的景象。
接著,"樹老霜遲葉未霞"這句表達了秋天的景色。樹木逐漸衰老,霜花慢慢降臨,但太陽還未升起,天空中的朝霞還未展現。這里通過對樹木、霜和朝霞的描寫,展現了秋天景色的凄涼和漸次變冷的感覺。
接下來的兩句"大抵近南春易早,梅花開盡又桃花",表達了南方的春天來得早、離去也早的特點。南方的氣候較為溫暖,所以春天來得早,梅花開放完畢,桃花又綻放了。這里通過對南方春天的描繪,與前文的秋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使詩詞更加生動。
整首詩以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描寫季節變遷和自然現象,抒發了詩人對時間流逝和生命消逝的感慨。同時,通過對北方秋天和南方春天的對比,也表達了自然界的循環和變化。這首詩詞以簡潔、凄美的語言,展示了洪咨夔對自然的敏銳觀察和獨特的感悟,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