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至節(jié)前十日游勝因寺 / 作者:洪咨夔 |
霜霽午羲暖,潦收沙路晞。
束山知寺古,避客怪僧稀。
籜滑涉危屐,藤鉤穿密衣。
月黃風(fēng)不動,燈火虹橋歸。
|
|
至節(jié)前十日游勝因寺解釋: 《至節(jié)前十日游勝因寺》是宋代洪咨夔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
霜霽午羲暖,潦收沙路晞。
束山知寺古,避客怪僧稀。
籜滑涉危屐,藤鉤穿密衣。
月黃風(fēng)不動,燈火虹橋歸。
這首詩詞描繪了洪咨夔前往因寺游覽的景象。現(xiàn)在我們來分析一下這首詩詞的詩意和賞析。
詩中的第一句“霜霽午羲暖,潦收沙路晞”描述了天氣晴朗、陽光明媚的景象,暗示著詩人在一個溫暖的秋日游覽。這里的“午羲”指的是太陽,暖陽灑在大地上,給人以溫暖的感覺。
第二句“束山知寺古,避客怪僧稀”描繪了因寺的環(huán)境。因寺位于束山之上,寺廟歷史悠久。這里的“束山”是指寺廟所在的山嶺,而“知寺古”則表示該寺廟的歷史悠久。詩人在游覽過程中發(fā)現(xiàn)游客稀少,僧侶們也顯得異常怪異,給人一種幽靜的感覺。
接下來的兩句“籜滑涉危屐,藤鉤穿密衣”描繪了詩人游覽的過程。籜是竹子的新芽,這里指的是腳下的竹葉,滑溜如油。詩人穿越危險的山路,穿過茂密的竹林,踏著滑溜的竹葉前行。藤鉤則是指藤蔓,穿插在茂密的衣服上,形容了前行的困難和艱險。
最后兩句“月黃風(fēng)不動,燈火虹橋歸”描繪了夜晚的景象。月亮升起,明亮如黃金,夜風(fēng)靜止無動,人們點亮燈火,照亮了回歸的彩虹橋。整個景象給人以寧靜、祥和的感覺。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洪咨夔游覽因寺的所見所感。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寺廟環(huán)境,詩人表達了對自然之美和歷史文化的贊美。詩中運用了具體的自然景物和寺廟的形象,通過對細節(jié)的描寫,傳遞了一種寧靜、幽靜的氛圍。整首詩詞給人以清新、淡雅的感覺,展現(xiàn)了宋代文人對自然和文化的熱愛和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