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樂府用禮禪滅翁韻四·鳳引雛 / 作者:洪咨夔 |
桐春華,竹秋霏,蒼梧云深人未歸。
烏八九子恣飛啄,夜半飽啼山月落。
鸑鷟引孤雛,腸空羽毛薄。
為言增擊勿作遙,吹參差兮共飄飄。
|
|
古樂府用禮禪滅翁韻四·鳳引雛解釋: 《古樂府用禮禪滅翁韻四·鳳引雛》是宋代洪咨夔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桐春華,竹秋霏,
蒼梧云深人未歸。
烏八九子恣飛啄,
夜半飽啼山月落。
鸑鷟引孤雛,
腸空羽毛薄。
為言增擊勿作遙,
吹參差兮共飄飄。
中文譯文:
桐樹上的春花,竹林中的秋霧,
在蒼梧山深處,人還未歸。
烏鴉的八九個子兒自由自在地飛翔啄食,
深夜中啼叫得飽,山月已落。
鸑鷟(yùzhuī)鳥引領著孤雛,
小鳥的腸子空蕩蕩,羽毛薄弱。
他們說話時增加擊打的距離,不要過于遠,
吹起來參差不齊,一同飄搖。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然景物和鳥類為主題,通過描繪桐花、竹霧和蒼梧山的景色,以及烏鴉和鸑鷟鳥的行為,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和思緒。
詩的開篇描繪了桐樹上盛開的春花和竹林中的秋霧,展現了四季交替的美麗景色。接著,詩人提到蒼梧山深處的一個人還未歸來,這句話給人以孤獨和思念的感覺。
之后,詩人以烏鴉和鸑鷟鳥為形象,描繪它們在夜晚自由自在地飛翔啄食,暗示了生活中的不拘束和自由自在。烏鴉在深夜中啼叫得飽,與山月的落下形成了對比,給人以一種寂靜而凄涼的感覺。
最后兩句“鸑鷟引孤雛,腸空羽毛薄。為言增擊勿作遙,吹參差兮共飄飄。”表達了詩人對鸑鷟鳥引領孤雛、孤雛的脆弱和羽毛稀疏的關注。詩人告誡人們在交流時要增加親密和聯系,而不要刻意保持距離。最后一句以“吹參差兮共飄飄”結束,形象地表達了鳥群飛翔時的景象,也暗示了人們在生活中應該保持活潑和自由的態度。
整首詩詞通過自然景物和鳥類的描寫,展示了詩人對生活和情感的思考,并以鸑鷟鳥引領孤雛的形象,傳達了一種對親密和聯系的渴望。整體而言,這首詩詞以簡潔、生動的語言,以及鮮明的意象和情感表達,給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