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后溪和雁湖即事詩十絕見示次韻 / 作者:洪咨夔 |
槿花朝發夕而萎,得失興亡總一機。
古往今來磨不盡,人間公是與公非。
|
|
劉后溪和雁湖即事詩十絕見示次韻解釋: 《劉后溪和雁湖即事詩十絕見示次韻》是宋代文人洪咨夔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解析和賞析:
中文譯文:
槿花朝發夕而萎,
得失興亡總一機。
古往今來磨不盡,
人間公是與公非。
詩意解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槿花的生長過程,抒發了對興亡和得失的思考。槿花是一種開花時間極短暫的花朵,它在早晨綻放,到了傍晚就凋謝了。這種短暫的生命讓人聯想到人世間的興衰和得失,表達了洪咨夔對人生和歷史的深刻思考。
賞析:
1.對興衰之道的思考:洪咨夔通過描繪槿花的短暫生命,表達了一種對興衰之道的思考。花朝發夕而萎的景象讓人不禁觸動到人類的一生,以及歷史的興盛與衰落。人生中的得失和歷史的更迭都是不可避免的,它們總是糾纏在一起,構成了人世間的常態。
2.歷史的長河:洪咨夔在詩中提到"古往今來磨不盡",意味著歷史的長河無法被消磨殆盡。歷史上的得失和興衰一直在重演,沒有盡頭。這種觀念反映了洪咨夔對歷史的思考,他認為歷史的輪回和人類的命運緊密相連。
3.公是與公非:最后兩句"人間公是與公非",表達了洪咨夔對人世間的矛盾和復雜性的認識。人類社會中存在著眾多的公理和非議,是非曲直難以判斷。這種矛盾和復雜性體現了人類社會的本質,也是洪咨夔對人性和人事的思考。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槿花的描繪,表達了對興衰、得失、歷史和人性的思考。洪咨夔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道出了人世間的無常和復雜,以及人類對于命運和歷史的思考。這首詩詞既有哲理的內涵,又有對人生和歷史的抒發,展示了洪咨夔作為一位文人的思想和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