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塔院 / 作者:洪咨夔 |
僧伽傳法處,阿育放光時。
到頂直無縫,透心橫有枝。
梅間詩鳳咮,竹裹酒鴟夷。
醉上危層去,空明渺所思。
|
|
又塔院解釋: 《又塔院》是宋代洪咨夔所作,描寫了一處僧人傳法的場所——又塔院。這個場所在佛教中非常重要,因為它是阿育王塔的所在地,阿育王是佛教歷史上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他在公元前3世紀的印度扶持佛教的發展。
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
僧伽傳法處,
阿育放光時。
到頂直無縫,
透心橫有枝。
梅間詩鳳咮,
竹裹酒鴟夷。
醉上危層去,
空明渺所思。
這個傳法的場所,
是阿育放光的時刻。
塔頂平整,不見縫隙,
中心有梁橫跨。
梅花樹下,有鳳鳥吟詠,
竹林中有酒鴟夷(一種鳥)。
登上高處,醉意襲來,
眼前空明,心中思緒渺茫。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佛教場所的景象,傳達了詩人對佛教信仰的感悟和體驗。首先,詩中提到的又塔院是佛教中非常重要的場所,因為它是阿育王塔的所在地。阿育王是佛教歷史上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他扶持佛教的發展,所以這個場所對信徒而言是非常神圣的。其次,詩中描繪了塔頂平整而無縫隙的景象,這種平靜和完整的狀態讓人聯想到佛教中的“空”和“無”。詩中也提到了梅花樹下的鳳凰和竹林中的酒鴟夷,這些都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象征,表達了詩人對佛教文化的認同和敬仰。最后,詩人登上高處,醉意襲來,眼前一片空明,心中思緒渺茫,這種感覺也與佛教中的“空靈”和“無我”相符。整首詩流暢自然,意境深遠,給人以寧靜和舒適的感覺,堪稱佳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