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孤鸞(次虛齋先生梅詞韻) / 作者:張榘 |
塞鴻來早。
正碧瓦霜輕,玉麟寒少。
昨夜南枝,一點陽和先到。
黃昏半窗淡月,照青青、謝池春草。
此際虛齋心事,與此花俱好。
算巡_、索共梅花笑。
是千古風流,少陵曾道。
爭似油幢下,對一枝春小。
江城慣聽畫角,且休教、玉關人老。
好試和羹手段,向鳳池春曉。
|
|
孤鸞(次虛齋先生梅詞韻)解釋: 詩詞:《孤鸞(次虛齋先生梅詞韻)》
塞鴻來早。
正碧瓦霜輕,
玉麟寒少。
昨夜南枝,
一點陽和先到。
黃昏半窗淡月,
照青青、謝池春草。
此際虛齋心事,
與此花俱好。
算巡_、索共梅花笑。
是千古風流,
少陵曾道。
爭似油幢下,
對一枝春小。
江城慣聽畫角,
且休教、玉關人老。
好試和羹手段,
向鳳池春曉。
中文譯文:
孤鸞,此次為虛齋先生寫的梅詞。
遠方的雁群早已歸來。
明亮的青瓦上輕覆著薄霜,
玉制的鳳凰冷冽寥寥。
昨夜,在南方的枝頭,
一絲陽光先到來。
黃昏時分,半邊窗戶透出淡淡的月光,
照耀著青青的謝池春草。
此時此刻,虛齋里的心事,
與這盛開的花兒一同美好。
算是巡游、索取梅花的笑語。
這是流傳千古的風流佳話,
少陵曾經歌頌過。
何能比得上那庭院里,
對著一枝盛開的春梅?
江城已經習慣了聽畫角的聲音,
且不要再讓玉關的人們變老。
讓我們來嘗試一下烹飪的手段,
在鳳池畔迎接春天的黎明。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宋代張榘創作的,題目為《孤鸞》,并注明為虛齋先生的梅詞。詩人以獨特的筆觸描繪了梅花盛開的景象,表達了對春天的期待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詩的開頭描述了遠方雁群歸來的景象,塞鴻來早,預示著春天的到來。接著,詩人用凄涼的意象描繪了冬天的寒冷,青瓦上的薄霜和寥寥的玉麟象征著寒冷的氣候。
然而,春天的氣息已經在南方的枝頭上展現,一絲陽光先到來,給人以希望和溫暖的感覺。在黃昏時分,詩人通過窗戶透出的淡淡月光照亮了謝池春草,展現了春天的美麗和生機。
整首詩以虛齋為背景,虛齋是一個清凈宜人的地方,詩人在此與梅花共享心事,將虛齋的心思與盛開的梅花相連,表達了對于美好事物的喜愛和追求。
詩的后半部分通過對比和借景抒發了詩人的情感。詩中提到了少陵曾道,指的是晚唐詩人杜少陵的詩句,以此來強調自己的風流和才情。與一枝盛開的梅花相對比,詩人認為自己的風流才情勝過了少陵。詩中還提到江城慣聽畫角的聲音,表達了對美好音樂和文藝的向往,并呼吁不要讓玉關的人們變老,希望他們保持年輕和活力。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美食和春天的渴望,希望能夠在鳳池畔嘗試烹飪的技巧,迎接春天的黎明。
整首詩以描繪梅花和春天為主題,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和情感的抒發,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詩人以獨特的筆觸和意象塑造了詩意,展現了對春天、音樂、美食等方面的熱愛和追求,給人以溫暖、美好的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