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飛雪滿堆山(次趙西里_·行喜雪韻) / 作者:張榘 |
愛日烘晴,梅梢春動,曉窗客夢方遠。
江天萬里,高低煙樹,四望猶擁螺鬟。
是誰邀滕六,釀薄暮、同云_寒。
卻元來是,鈴閣露熏,俄忽老青山。
都盡道、年來須更好,無緣農事,雨澀風慳。
鵝池夜半,銜枚飛渡,看樽俎折沖間。
盡青油談笑,瓊花露、杯深量寬。
功名做了,云臺寫作畫圖看。
|
|
飛雪滿堆山(次趙西里_·行喜雪韻)解釋: 詩詞:《飛雪滿堆山(次趙西里_·行喜雪韻)》
愛日烘晴,梅梢春動,曉窗客夢方遠。
江天萬里,高低煙樹,四望猶擁螺鬟。
是誰邀滕六,釀薄暮、同云_寒。
卻元來是,鈴閣露熏,俄忽老青山。
都盡道、年來須更好,無緣農事,雨澀風慳。
鵝池夜半,銜枚飛渡,看樽俎折沖間。
盡青油談笑,瓊花露、杯深量寬。
功名做了,云臺寫作畫圖看。
中文譯文:
陽光愛日照耀晴朗,梅花枝頭迎來春的動感,窗前的客人夢想遙遠。
江天遼闊無垠,起伏的煙樹,四面望去仿佛擁有卷曲的發髻。
是誰邀請滕六來此,共賞黃昏時分、云霧凄寒。
然而原來是,鈴閣散發著露水的香氣,瞬間青山也變老了。
大家都說,年歲將逝,期望未來更美好,可惜與農事無緣,雨水稀少,風也吝嗇。
夜半時分,鵝池中的鵝銜著枚果飛渡,看著酒器、肉食在盛宴間競相爭艷。
盡情暢談,瓊花釀成的露水,杯中酒量寬廣。
功名已成就,云臺上作畫圖欣賞。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張榘的作品,以描繪冬日飛雪的景象為題材,表達了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和對時光流轉的思考。
詩的開頭寫道陽光明媚,梅花枝頭迎來春天的氣息,但是詩人窗前的客人卻產生了遙遠的夢想,暗示著人們對未來的向往和追求。
接著,詩人以江天萬里的壯麗景色為背景,描述了高低起伏的煙樹,給人以猶如擁有螺髻發髻的形象,展現出自然界的神奇和多樣性。
詩中提到了邀請滕六來共賞黃昏時分的畫面,暗示了友情和共享美好時光的情感。然而,鈴閣發出露水的香氣,青山也瞬間變老,表達了時光流轉的無情和生命的短暫。
接下來,詩人借農事的比喻,表達了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同時抱怨雨水稀少、風吹干燥的困境,暗示了生活的艱辛和不易。
詩的結尾以夜半時分的鵝池為背景,描繪了鵝銜枚果飛渡的情景,酒器和肉食在盛宴間競相爭艷的景象,展現了豐盛和歡樂的場面。詩人盡情暢談,品嘗著瓊花釀成的露水,杯中酒量寬廣,表達了對美好時光的享受和珍惜。
最后兩句提到功名已成就,云臺上作畫圖欣賞,暗示詩人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可以在云臺上鑒賞畫作,享受藝術的樂趣。
整首詩以描繪冬日飛雪為主題,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寫和對時光流轉的思考,抒發了對自然美的贊美、對友情和歡樂的向往,同時也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和生命短暫的感慨。詩中運用了生動的比喻和意象,通過形象的描繪和細膩的情感表達,給人以美感和思考的空間。整首詩既展示了自然的壯麗和神奇,又表達了人們對美好時光的追求和享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