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事近(九日登平山和王帥干應奎) / 作者:張榘 |
素壁走龍蛇,難覓醉翁真跡,惟有斷崗衰草,是幾番經歷。
紫萸黃菊又西風,同作攜壺客。
清興未闌歸去,負晴空明月。
|
|
好事近(九日登平山和王帥干應奎)解釋: 《好事近(九日登平山和王帥干應奎)》是宋代張榘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好事近(九日登平山和王帥干應奎)
素壁走龍蛇,難覓醉翁真跡,
惟有斷崗衰草,是幾番經歷。
紫萸黃菊又西風,同作攜壺客。
清興未闌歸去,負晴空明月。
譯文:
在九月的一天登上平山,與王帥干和應奎一起。
白色的壁上涌動著龍和蛇,難以找到那位醉酒的老人的真跡,
只有斷垣殘垅、凋零的草木,見證了多少次的經歷。
紫色的萸果和黃色的菊花隨著西風飄揚,與我一同攜壺作客。
清晨的興致還未消散,我帶著晴朗的明月歸去。
詩意:
這首詩詞以登山和與友人共享美好時光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景色和友情的贊美,同時也抒發了對歲月流轉和生命變遷的感慨。詩中所描述的素壁、斷崗和衰草等景物,象征著時間的流逝和事物的消逝,而紫萸、黃菊和明月則代表著美好和持久。詩人通過與友人共賞山水和品味獨特的時刻,感受到了清新和歡樂,但同時也感慨歲月的短暫和生命的無常。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準確的語言描繪了登山的場景和感受,展現了宋代文人對自然景色的熱愛和對友情的珍視。通過對素壁、斷崗和衰草等景物的描述,詩人表達了對時間流逝和經歷的思考,反映了人生的變遷和不可逆轉的現實。然而,紫萸、黃菊和明月的存在,賦予了詩詞以積極的意義,象征著美好和持久。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美好時光的珍惜和對生命的思考,雖然清興未消,但時間的流逝和歲月的變遷使詩人不得不離開這片美景,帶著明月歸去,表達了對生命短暫和無常的感慨。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深刻的描寫,展示了作者對自然和友情的情感表達,同時也反映了對時間流逝和生命短暫的思考,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文化內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