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賀新涼(送劉澄齋制干歸京口) / 作者:張榘 |
匹馬鐘山路。
悵年來只解,郵亭送人歸去。
季子貂裘塵漸滿,猶是區(qū)區(qū)羈旅。
謾空有、劍鋒如故。
髀肉未消儀舌在,向樽前、莫灑英雄淚。
鞭未動,酒頻舉。
西風亂葉長安樹。
嘆離離、荒宮廢苑,幾番禾黍。
云棧縈紆今平步,休說襄淮樂土。
但袞袞江濤東注。
世上豈無高臥者,奈草廬、煙鎖無人顧。
箋此恨,付金縷。
|
|
賀新涼(送劉澄齋制干歸京口)解釋: 《賀新涼(送劉澄齋制干歸京口)》是宋代張榘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匹馬鐘山路。
獨自一人騎著馬行走在鐘山的路上。
悵年來只解,郵亭送人歸去。
心中感慨多年來只知辛勞,現(xiàn)在在郵亭送別別人歸去。
季子貂裘塵漸滿,猶是區(qū)區(qū)羈旅。
季子(季夏)身上的貂裘已經(jīng)積滿了塵土,依然是個區(qū)區(qū)的旅人。
謾空有、劍鋒如故。
徒有虛名,劍鋒依然鋒利如故。
髀肉未消儀舌在,向樽前、莫灑英雄淚。
尚未消瘦的身體,依然能言善辯,在酒杯前不要灑下英雄淚。
鞭未動,酒頻舉。
馬鞭還未揮動,酒杯頻頻舉起。
西風亂葉長安樹。
西風吹亂了長安城的樹葉。
嘆離離、荒宮廢苑,幾番禾黍。
嘆息著離別之情,荒廢了的皇宮和園苑,幾經(jīng)滄桑。
云棧縈紆今平步,休說襄淮樂土。
曾經(jīng)難以攀登的險峻山峰如今已變得平坦,不必再提襄陽和淮河之間的樂土。
但袞袞江濤東注。
只是江水滔滔向東流注。
世上豈無高臥者,奈草廬、煙鎖無人顧。
世上豈無志存高遠的人,可惜他們住在茅屋之中,煙霧繚繞,無人關注。
箋此恨,付金縷。
記錄下這份悲憤之情,交給金色的紙箋。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旅途中的景色與情感,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zhuǎn)的感慨和對自身境遇的無奈。作者以鐘山路上的匹馬為象征,抒發(fā)了自己孤獨旅行、辛勞努力的心境。詩中融入了離別、辛酸、失意等情感,通過對荒廢的皇宮、亂葉的長安樹等景物的描繪,進一步襯托了作者內(nèi)心的苦悶和對現(xiàn)實的不滿。最后,作者希望能夠記錄下自己的悲憤之情,并寄托于金色的紙箋之上,以表達自己的心聲。
這首詩詞在意境上給人以凄涼、孤寂的感覺,同時又透露出一種堅韌和無畏的精神。通過對景物和情感的抒發(fā),詩人將自身的境遇與時代的滄桑相結(jié)合,表達了對理想和現(xiàn)實之間的矛盾和無奈的思考。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表達方式,展示了詩人對人生苦難的思考和對自身價值的探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