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祝英臺近(賦牡丹) / 作者:張榘 |
柳綿稀,桃錦淡,春事在何許。
一種秾華,天香漬冰露。
嫩苞疊疊湘羅,紅嬌紫妒。
翠葆護、西真仙侶。
試聽取。
更饒十日看承,霞腴污塵土。
池館輕寒,次第少風雨。
好趁油幕清閑,重開芳醑。
莫孤負、鶯歌蝶舞。
|
|
祝英臺近(賦牡丹)解釋: 《祝英臺近(賦牡丹)》是宋代張榘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柳綿稀,桃錦淡,春天的景色在何處。
一種秾華,天香浸透冰露。
嫩苞疊疊湘羅,紅艷妒紫。
翠葆護,西施與真仙相伴。
試聽一下,更加美好的是十日之后觀賞,
紅霞美人的容顏不受塵土的沾染。
池館中微寒,風雨漸少。
趁著寧靜的夜幕,再次開啟芳醑。
不要辜負這美好的時光,聽著鶯歌蝶舞。
詩意:
這首詩詞以牡丹花為題材,描繪了牡丹花的美麗和嬌媚。詩人通過形容柳絮稀疏、桃花淡雅,表達了春天的景色不如牡丹花的秾華。牡丹花被比喻為湘羅,形容其花瓣層層疊疊,紅色嬌艷,紫色妒羨。詩中還提到牡丹花與西施和真仙相伴,更加突出了其美麗和高貴。詩人希望讀者能夠靜心欣賞牡丹花的美景,不要錯過這美好的時光。
賞析:
這首詩詞以婉約的筆觸描繪了牡丹花的美麗景色。詩人運用細膩而含蓄的語言,將牡丹花形容得十分艷麗和嬌媚。通過對牡丹花的描繪,詩人表達了對春天美好景色的期盼和對美的追求。詩中運用了許多絢麗的形容詞和意象,如柳綿稀、桃錦淡、秾華、湘羅等,使詩詞更加生動鮮明。同時,詩人通過將牡丹花與西施和真仙相比,進一步凸顯了其高貴和超凡的品質。整首詩詞以牡丹花為主題,展現了詩人對美的熱愛和追求,給人以美的享受和心靈的抒發。 |
|